李悝担任了岳国的司寇之后就开始大型的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
这一政策的推出极大的改变了岳国的现状,百姓渐渐开始恢复了对于国家的信任,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岳王端坐于王宫之中,看着下面传上来的呈报,面带笑容,暗叹自己果真走了一步好棋。ωww.xSZWω㈧.NēΤ
只是越是如此,他对于李悝就是越发的忌惮,无他,如此人物不论去往哪个国家都会得到重用,来到他的岳国,到底是为了什么?
同时那些被捉拿的百官被再次放出来后都兢兢业业的干起了实事,还怕再此重蹈张太傅的覆辙。
自从首恶被诛除后,整个岳国竟然焕发了新生,国力一时之间竟然成为了周边诸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
不过也因此,岳王也不由得动了一些小心思,开始大力的发展军事,图谋不小。
李悝则是完全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的进行着法治上的改革,分别推行了“定分止争”和“兴功惧暴”等法令。
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而兴功的最终目的自然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对此岳王更是十分高兴,因为岳国中的许多年轻人都踊跃参与军队,让他们岳国的军队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原本因为兵力不足而导致他的一腔热血无法实施,现如今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过这对君臣也不是一向这般和睦,李悝推出的新法律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不过作为东周的属国,岳王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条法令的实施。
周礼乃是天下共尊的礼仪,同时也是约束他们的另类法令,在如今法家还未彻底成型的今天,着实没有摒弃它的理由。
不过李悝也不气馁,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但是在他回返自己的府上后,将这一点给记录了下来。
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将每次法令“”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隐患记录下来。
这本笔记岳王也看过,当然了,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不过这也不排除,这其中有李悝授意的意思。
因为以李悝的修为,自己手底下的那这个暗卫想从李悝的家中带出什么,简直难比登天,但却这样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让他不得不去遐想。
不过他对于李悝笔记上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的记述还是十分认同的。
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李悝在笔记上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要“夺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李悝以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有赏有罚,唯才是用,才是正道。
对此岳王更是大受感悟,每每李悝推行法令之时他都会仔细斟酌其中的深意,不在如同之前那般放任李悝去弄。
当然了,这倒不是他对于李悝不信任,恰恰相反,他这是想要深度的了解李悝,这样才能彻底收服这个人才。
没错,就是收复。
他的岳国因为李悝的出现而重焕新生,若是能将这样的人才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无疑是最为巨大的财富。
兴许这般,他的岳国也有一争天下霸主的资格。
想到这里,岳王的心底仿佛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
李悝看着如今的岳王,暗自摇头,虽说此人有着枭雄之资,可惜,被岳国这个小国给困住了,眼界还是太低了。
犹如那井底之蛙,如今的他只是看到了井外的明月,还未看到真正的天空。
不过这与他又有何干,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个过客,真正的岳国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车轮中,现如今的这里,不过是他实践自己所学的地方罢了,根本不值得他倾尽自己的心力。
至于最后岳国究竟会如何,决定权始终落在这一国之君的岳王手上,他自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岳王也的确没有猜错,那笔记本来就是写给他看的,现在他依旧选择一意孤行,他又能如何?
自古以来君臣有别,君王做下的决定便只有君王自己能够更改。
因此李悝也不在军事上操劳过多的心思,既然岳王想闹,便交给他去闹吧。
反而在经济策略方面,李悝加大了功夫,尽地力之教便是李悝的主要主张。
他认为田地的收成和为此付出的劳动成正比,“治田勤谨则亩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