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23章 临扶风魏业难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别人也就算了,那杨仪是个气量狭小而又自视甚高的人,他可不服孙旭骤然来投便连擢数级。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上前一步,杨仪劝谏道:“丞相,岂不闻言出而必行?此前在五丈原中时,子平已说过拿下长安方可接要职。如今长安无望,此次不过小功,岂可委以重任?”

    帐中众人听了杨仪这话,都是暗自点头。

    此前他们见诸葛亮力排众议,要让一个毛头小儿来攻击渭北大营之时便心有不满,生怕孙旭会坏了北伐大事。纵然此时已经成功,他们也以为是自己在五丈原那边牵制住了魏军主力,这边不过是个空壳子,自然能被轻易拿下了。

    诸葛亮还要再说,却被孙旭打断了:“丞相,杨长史所言不错。更何况旭来此乃为扶保汉业,岂是为名爵而来”

    众人听了孙旭这话,倒是很敬佩他年纪轻轻便能说出这番话。只有杨仪,心中更是忿忿,他自觉孙旭言下之意,是讥讽他为了名爵而投身的汉军。

    诸葛亮见状,只好在此作罢。

    姜维见营帐中气氛有些尴尬,便指着帅位旁边的一副女人衣服,道:“想不到司马老儿竟然如此能忍,丞相数番羞辱,他都能甘之如饴。此人不除,北伐难成!”

    诸葛亮很是赞许地看了姜维一眼,点头道:“伯约所言极是啊,我六出祁山尽数被此人挡下,纵然有种种原因,可也见此人不凡了。”

    这时,杨仪道:“丞相,如今司马懿虽败,可是魏延叛逃,若是二人合在一处,我军中秘密将无所遁形,望丞相早定方略。”

    诸葛亮思索了一下,遣散众将,只留下孙旭。

    “众将所言,子平以为如何?”诸葛亮问道。

    “不知丞相所指为何?”

    “不瞒子平,方才傅佥、王平所言,正合我意。只是选哪一个,我却尚且没有拿定主意。”诸葛亮很是坦然地道。

    诸葛亮本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如今长安近在咫尺,更要小心在意。若是一个不留神,错过了这次良机,纵然延寿十二载,哪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度北伐。

    孙旭没有直接回答诸葛亮的话,而是问道:“丞相,此前司马懿在上方谷逃出生天后,从哨兵处得知丞相屯兵五丈原,丞相可知他跟左右麾下说了何等话语?”

    诸葛亮闻言一滞,摇头道:“这等私下言语,我军暗谍自然是探查不出,我岂能知之?”

    他自诩每次出征都是中规中矩的战阵,就算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此乃堂堂正正之师。只是他很想听听司马懿是怎么评价他的。

    “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如今孔明屯军五丈原,此乃大魏皇帝之洪福也!”孙旭将司马懿原话复述了一遍。

    诸葛亮听了,只是愣了霎那,便哈哈大笑道:“这个司马懿,稳定军心真是有一套!”

    “可以想见的是,若是当时丞相出武功,他又该说‘孔明屯军武功,彼军必不长久!’之类的话了。”孙旭也是笑道。

    “子平之意,我已知之。如今我军士气正旺,正应乘胜追击,若是瞻前顾后,何日才能还于旧都?”诸葛亮击节道。

    “丞相所言极是,如今我等拿下渭北大营时间不长,若是能一鼓作气攻下扶风、长安,再扼守潼关,天下之半尽归汉矣。”孙旭道。

    说到这里,诸葛亮在此擂鼓聚将,尽起大军朝扶风而去。

    ……

    且说司马懿父子三人在五丈原被汉军伏击一阵,连渭北大营也不敢回,直接退至扶风。到城中几点人马,本来数十万大军如今之余十万出头,数量上的优势已无。

    “父亲,蜀军锐气正盛,我等要不要上表再请援兵?”司马昭问道。

    “糊涂!如今大魏虽然看似强盛,可住处要隘都要驻防兵力,雍凉兵马能尽数委派给我已经是天恩浩荡了!若是再请援兵,再圣明的天子也不会答应的。可别忘了,我们父子三人都在军中!”司马懿说道最后,眼中精光一闪。

    “可是,父亲,若是我等不请派援兵,以我等现有的兵力,对敌蜀军,难有胜算!”司马师问道。

    司马懿闻言,脸上浮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缓缓道:“莫急莫急,既然孔明他们引动天象来改变蜀国的国运,我大魏岂会没有护国的高人?且等两天,自有破敌之人!”

    正在司马懿父子谈话的时候,汉军先锋已到扶风城外五里安营。

    总先锋官孙旭升帐,站在帅案,问道:“哪位将军与我打头阵?”

    忽听帐外一阵马蹄声响起,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人掀开帐帘,阔步而入。

    “末将请为先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