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姜维便召集了甲士四十九人,各自手执皂旗,身穿皂衣,于帐外环绕不休。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诸葛亮则于帐中祈禳北斗,孙旭也在帐中,接应一应需用之物。
此时中军帐中并无杂物,地上按北斗方位放置着七盏大灯,七大灯外又有四十九盏小灯,按星野分布着,帐中央还有一盏极大的本命灯。
诸葛亮见布置完毕,对孙旭说道:“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十二年;如若灯灭,吾必死矣。”
孙旭闻听,笑道:“丞相勿忧,有旭在此,定保丞相无虞。”
说着又想到了一些事情,继续道:“丞相既然祈禳,军中事务便交由他人处理,如何?日间计议军机,夜间步罡踏斗岂是礼天敬地所为?”
诸葛亮闻言,眼中忽然泪光闪动:“前日主簿杨顒也劝我不必事事亲为,我岂能不知事必躬亲损身伤体?只是先帝托孤,责任至重,惟恐他人不似我这般尽心竭力。”
孙旭知道无法短时间内劝服他,便只好怒道:“旭只有这一件要求,若是丞相不依,旭这就回转山野,再也不问世事。”
诸葛亮大惊:“子平弃汉,汉必亡矣。唉,亮依子平便是!”
孙旭这才笑道:“丞相只管祈禳,营中之事自有人处理,若是他们连这些都做不好,也白在丞相身边这么多年,这大汉还是亡了的好。”
诸葛亮不再言语,只是手执七星剑,脚踏七星方位,按天罡之数变换方位,镇压将星越来越弱的气运。
时值八月中秋,此时无风无雨,旌旗不动,整个大营除了士兵来回走动的吭吭声,再没有多余的声响。
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诸葛亮则与孙旭在帐中设香烛祭品。
待摆设完毕,诸葛亮拜祝道:“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
祈禳六日,尽皆无事,待到第七日晚上,诸葛亮喜道:“看来天意不绝炎汉,延寿有望矣!”
孙旭笑了笑,没有答话。
与此同时,魏军主将司马懿因日前被诸葛亮在上方谷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提出战之事。此时他仰望天文,不由得心中大喜。
然而即使见天象预示诸葛亮命不久矣,他也不敢率大军去攻击蜀营。
司马懿沉思片刻后便叫来魏军先锋夏侯霸,谓之曰:“吾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你可引一千军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乱,不出接战,孔明必然患病矣。吾当乘势击之。”
夏侯霸是个武将,连日来的坚守让他觉得有些窝囊,今日都督忽然让他出战,当即喜不自胜,引兵而去。
这边,诸葛亮仍在禳星,忽听得寨外呐喊,显然是魏军来袭,再听时,却见营帐上人影晃动,显然是有人进来,却是魏延。
还不待魏延迈步进帐,就听一声大喝:“出去!”却是孙旭运着真气将魏延击飞了出去。
这一声,只震得魏延耳膜生疼,二百斤的身子立刻倒飞账外,不过孙旭掌握着力道,并没有伤到他。
孙旭也不出帐,直接道:“亏你还在军旅这么多年,连这都看不出来。这是司马懿料丞相有恙,故令人来探视虚实,兵马不会太多。你可与姜维出寨迎敌!”
魏延不敢反驳,又是惶恐又是羞愤地跟姜维去引兵对敌了。
只是他人随走,刚刚由他带来的秋风却没有停下。只见秋风顺势而进,直接将那四十九盏小灯吹灭,那七盏大灯也开始摇摆不定,顷刻间也灭了几盏,便是那主灯也开始忽明忽暗。
诸葛亮见此,绝望地闭上了双眼:“吾命绝矣。”
他并非是怕死,而是知道若是自己身死,蜀汉便大厦将倾了。心中悲戚欲绝,不禁晕倒。
孙旭却是不慌不忙,口中法言煌煌:“哪路的毛神,敢在这里放肆?还不现身!”
话音刚落,便见帐中的秋风裹着几个身影,细看之下发现几人都是僧人模样。
几个僧人被孙旭一语喝出,运动法眼一看,不敢怠慢,赶紧过来跟孙旭行礼道:“小神乃是五方揭谛,见过至尊!”
孙旭颔首,说道:“既知我身份,就此退去吧。”
五方揭谛听了,赶紧摆手道:“至尊玩笑了,我等乃是奉了玉帝和世尊的法旨,来此熄灭七星主灯的,岂敢有违?”
见孙旭脸色不悦,为首的金头揭谛赶紧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