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朝争(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ps:  求订阅!建议大家下载起点app客户端免费订阅!

    韩王宫里,御史大夫范睢正在下首的案几上一篇一篇地翻看策论。上首的韩王然则是兴致勃勃地因一篇篇策论或悲或喜或忧或哂。

    “文兴侯,可有一篇策论入你法眼?”韩王望着不动声色的范睢,好奇地问道。

    范睢这才露出疲惫之色,无奈地说道:“臣一个时辰读了数十篇策论,不过大都是泛泛空谈者居多,若论实干,二三子。”

    韩王哈哈一笑,言道:“天下沽名钓誉者居多,安心治学,怀为国为民之心,知进退者少之又少。商人逐利,士人逐名,此乃天性也。”

    范睢点头同意,“不过,臣倒是看到一篇策论,里面颇有针砭时弊之言。这个士子名叫魏辙,乃下邳人,他上书言称韩国虽风头正盛,但得一时之盛易,难得一世之盛。”

    “哦?这倒有趣。”为了博取自己的注意,很多士子要么对自己歌功颂德,要么就是痛陈自己不该这么拔高士卒的待遇。能有一个人就事论事,陈说自己的作为,韩王感觉一喜。

    韩王接过范睢递过的策论,《强韩论》的标题跃然纸上。粗读一遍,韩王只觉得胸中涌起一股激荡之气;再读之,倍之;三读之,唯叹服之。

    “想不到山野之中还藏有如此大才能者!单此一人,寡人的求贤令就达到了一多半的目的啊!”韩王然慨叹道。

    范睢也不得不赞同,此人深明天下大势,能从微小之处而知天下大事,真奇材也。在策论里,魏辙表示天下分为七国。楚国最弱而拥地最多,怀璧其罪也!韩国若想扩土,只能南下以谋出路,或者兵发汉中。但韩国即使扩土千里,若不变法图强的话,也只能成为第二个楚国。韩国宗贵权势既大又不思进取。此为韩王掣肘也,不除无以保韩国宗庙社稷。其中种种内容,颇合韩王和范睢议定的策略。

    “此人现在何处?此等大才,若不能为寡人所用,寡人必抱憾终生啊!”韩王然言道。

    “王上,您忘了现在是子时了吗?士子的住处怕是黄主事也不知道。不过,等明日天一亮,王上自可令黄主事张贴告示,拟定朝见王上的士子。”范睢解释道。

    “寡人失态矣。”韩王然赧颜道。

    “臣倒是不这么觉得。王上求贤若渴。如周公一日三哺,实乃韩国社稷之幸事,韩国黎明百姓之幸事,臣之幸事啊!”范睢言真意切地说道。

    “寡人但求昌盛韩国,扬我劲韩之名,有生之年,若能使得四海归一,百姓安居乐业。那才是寡人的幸事。”韩王听了范睢的言论后,道出了真心话。

    “王上。丞相乃百官之首,他那里会不会支持变法?”范睢小心翼翼地说道。

    临行前韩王曾特意召见丞相张平,言及变法一事。张平起初以为韩王是想效仿秦国,执行严厉的酷法,因此开始时百般阻挠。

    韩王一番苦口婆心,陈说厉害。甚至将变法内容一一分析给张平听。张平身为保守派的代表,只说等韩王从邯郸回来,再做决断。不过,张平也保证,变法一事绝不泄漏给第三人。若是到时自己仍然想不通,他会于次日告老还乡。

    韩王呵呵一笑,说道:“你来之前,丞相就专门找过寡人了。他答应会在明日的朝会上全力支持你的变法。”

    范睢长舒了一口气,有张平的支持,自己的压力多少会小一些。

    像是想到了什么,韩王补充说道:“三川、南阳两郡的一县长官,一郡长官全是寡人的心腹之臣,肯定是支持变法的。至于上党,寡人估计支持者、反对者各一半。颍川郡最为糟糕,支持变法的大臣当仅为三分之一。不过,只要我们自上而下地执行改革,阻力会小很多。明日的朝会,文兴侯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范睢起身站了起来,跪拜道:“臣一定不负王上信赖!”

    韩王然抚掌大笑,“好!卿不负我,寡人必不负卿。我们击掌为誓如何?”

    “啪!”一个声音响起,外面悄悄撒进的月光见证了这历史的一刻。

    第二天一早,天不过蒙蒙亮,昭仁殿就聚齐了韩国的众大臣们。韩王登基以后,将每日举行朝会当成了一种制度延续下来。而且每逢三、六、九日,新郑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要前来参加朝会。今天正值二十九日,所以参加朝会的大臣们显得尤多。

    进得大殿,大臣们就发现殿内早就燃起了炭火,一时之间直呼暖和。大臣们按照自己的位置坐好,然后不时与左右问好。细心之人却是发现大殿内多了两个书案,一时之间,好奇者有之,猜疑者有之,大殿之内,好不热闹。

    “诚意伯,你说这两个书案是给设的?像三、六、九的大朝会,一向只为王上一人设书案的啊!”少府韩文问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