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没有发现,眼前的这支韩军骑兵和以往的任何骑兵有着截然不同的装备---马镫、马鞍。它们的出现直接解放了中原骑兵的双手,这个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是可以在裸露的马背上,凭借双腿的力量,进行华丽的骑射、冲阵。但中原的骑兵就不同了,大多数骑兵虽然勉强可以骑射,但冲阵真的有些勉为其难。冲阵时动作的幅度不可过大,一大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掉落马下。只有少数精锐可以像游牧民族那样冲阵。
大多数秦军以为,韩军骑兵不顾死活地冲阵是自取灭亡。在迎上三排厚实的盾牌兵后,韩军骑兵会无一例外地掉落马下,幸运的受些皮肉之苦,倒霉地说不定就直接骨折。
但虎骑偏偏就违背常理地撞开了盾牌兵,虽然速度有些下降,但却足以以雷霆之势杀向秦军大阵中心。而且,没有一个人是因为身形不稳坠马。
秦军的方阵头三排是盾牌兵,接下来两排是长枪兵,再往后是弓箭手、轻步兵。在往常,这样的方阵足够对付与己方相当的骑兵。但对付重步兵,这样的阵形就稍显得单薄。单薄的下场就是被虎骑轻而易举地破阵,轻而易举地进行屠杀。是的,针对秦军的屠杀。
田虎恣意地率领虎骑**仅存不多的秦军,一遍又一遍。自己刚进骑兵营时,一遇到作战,就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骑马跑到敌人侧翼,放几箭就跑;等后来骑术精湛了,可以骑射、冲阵,但也仅限于和敌人骑兵的交锋。以骑兵硬抗结成方阵的步兵?除非己方愿意付出巨大的伤亡,不然最好不要尝试。
但现在自己就以三千骑兵冲击了四千秦军步兵方阵,而且大获全胜。那个秦军主将根本来不及组织反击就被自己斩于马下,阵斩敌将的感觉真好,田虎开始爱上这种感觉。残余的秦军还想要集结顽抗,但田虎根本不给秦军这样的机会。哪里人一多,田虎就率军前去打散他们。
胜利来的太快,惊喜来的却不突然。在看到敌将轻视自己,摆出常规的步兵对抗骑兵的方阵时,田虎就知道自己赢定了。不过,田虎也清楚,等到天下皆知马镫、马鞍的优势,开始重视起骑兵。骑兵即使依然可以战胜步兵方阵,但却不会像今天这样轻而易举。
四千秦军足足抵抗了半个时辰才全军覆灭,而这个时候,新城城墙下还是激战正酣。太子然在摆出了自己所有的牌面后,秦军虽然不敌,但却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城头上的秦军在留下了一批人负责断后后,果断退下城头。准备在城下打败出城“偷袭”的韩军。
秦军都尉们一面命令集结军队,一面向中军和临近的友军求援。在他们看来,韩军兵力有限,自己这一方怕是韩军的主攻方向。等援军一来,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战而胜之。但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本可以依赖的援军也正像他们一样在遭受韩军的打击。
西城墙,韩军的优势最大。一万韩军vs四千秦军,秦军在损失了七八百人后结成了一个小阵,但这并不能阻止秦军的覆灭。等到田虎率领虎骑回来的时候,秦军已经只剩下不到两千人,而且数量还在越来越快地减少。虎骑仅仅用了一个冲锋,就攻破了秦兵苦苦支撑的方阵。
北城墙,韩军和秦军势均力敌,双方起初各有五千大军,但秦军兵力分散,韩军利用自己兵力集中的优势,一度占据了上风。但随着秦军放弃城头,结阵自保,战斗开始进入拉锯战。即使韩军兵力比秦军多一千,但就是攻不破秦军牢固的大阵。这种情况直到西门韩军在解决完秦军来援后才得到改观。
南城墙,韩军形势颇为被动。如果不是太子然又派出了五千援军,秦军很有可能就突围而去了。毕竟这里有秦军副将宋辛指挥,兵力也有六千多人。但随着虎骑的到来,尤其是北城墙的韩军在歼灭了秦军后也赶来支援,最后剩下的这支秦军,突围的机会也就破灭了。两万五千韩军vs四千五百秦军,没有一个人会认为秦军还有逃脱的可能。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伤亡,太子然听从了荀况的建议,派遣使者前去劝降。
当韩国使者进入到秦军方阵的时候,所有的秦军一言不发。宋辛更是擦拭着手中的青铜剑,似乎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剑身上,全然没有把韩使放在眼里。
韩使也不介意,只是呵呵一笑,说道:“宋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眼下你已经被我大军团团包围,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何不弃暗投明,归顺我韩国?我以韩国的声誉向你保证,只要你率军归顺我韩国,我韩国必待若上宾。这岂不要比葬身异国好上百倍千倍?”
宋辛似乎没有听到韩使的话语,只是又一次擦起了手中的宝剑,一遍又一遍。终于,他心满意足地举起宝剑,将其指向太阳。宝剑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冰冷却又迷人的寒光。
这个时候,宋辛终于开口说出了第一句话。“贵使,你说我的宝剑利不利乎?”
韩使一愣,心中突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地回道:“当然是利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