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燕王之死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赵国。
作为北方诸侯国,燕国和赵国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同样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同样的地广人稀、盛产战马,同样的以骑兵名扬天下。因此从一开始,赵国就极为重视燕国。没办法,两个极度相似的国家,要么成为敌人要么成为盟友,而成为前者的可能无疑最大。
好在燕国一直对经略中原不甚感兴趣,或者更准确地说,燕国更喜欢内斗不止。因此赵、燕两国一直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但自从野王之战后,事情发生了转机,燕国在秦国的游说下开始亲秦。无论如何,这一点是赵国无法容忍的。因为这意味着赵国在西进与秦国争霸时,身后的燕国会时不时做一些小动作,甚至燕国四十万大军说不定会发疯直奔邯郸。
蔺相如出使赵国不过是缓兵之计。在赵国原本的计划里,是要麻痹燕国,趁燕国松懈一举打败燕军,至少打得燕国十年内恢复不了元气。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燕王突然身死,燕国亲秦的计划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呢?赵国在等待着。
但等来的结果却不是赵国所希望的,亲赵的公子辛没有继承王位,反而是燕惠王的庶子--公子究继承了燕国大统。
赵国很不满意,因为据情报称,现在把持燕国朝政的是丞相公孙操,此人的立场很值得怀疑。因此,在韩国使者来到邯郸,表达伐燕的意图时,赵国以最快的速度答应了。
魏国也是同样的决定。不过对于伐燕,魏王起初的兴趣是不大的。毕竟一下子收复了那么多城池,总需要时间消化。但在韩国的利诱之下,魏王最终同意派出五万大军北伐燕国。
现在,对韩国来说,剩下的就是周王室的态度了。
当今周天子虽有天子之名,但实际上早已失去对天下的控制。且不说韩、赵、魏、秦、齐、燕、楚七国,就连其治下的西周、东周两国,现在的周王室都无法约束半分。
说到西周、东周两国,就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历史。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于王畿(注:指天子的直接管辖区域),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
公元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后,其幼子--姬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韩国用武力加以支持,原本的西周国遂分裂成如今的西周、东周两个小国。
等到了公元前315年,周赧王继位。西周公欺其年幼,将其迁徙到雒邑,自居河南(注:当时的王城),东周国也在巩地自行其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从此以后,周王室的影响力仅仅限于雒邑一城。而西周、东周两公国也开始互相攻伐,时有征战。
不过,史书里未曾详述两国的战事。毕竟,此时西周国民不过3万,军不过五、六千;东周国更差些,军队只有四千多人。相比这个时代七国间动辄十几二十万的战争,西周、东周两国之间的战事更像是一场“游戏”!
这可比某个岛国强多了,只有数百人参加的群殴也称之为战争,而这个群殴的时代也大言不惭地称为战国时代!
如今的周天子正是死后谥曰“赧”的姬延,在位已经四十一年。也许是早就清楚地明白周室衰亡已成定局,周天子索性每日里纵歌饮酒,以求朝夕之欢。
但即便要求如此简单,也很难实现。因为旁边两个“庞然大物”时不时闹腾一番,身为天子的姬延经常要做和事老,尽量安抚两国。
雒邑,王宫。
周天子近乎讨好地望着韩国的使臣,说道:“贵使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啊?”
如今韩国声威大震,联合赵国、魏国大败秦军,将其赶回关内,复土三四百里。眼下,西周、东周、雒邑这些王室土地更是全部被韩国包围着,由不得周天子不重视韩国。
“王上,臣此次前来是为讨一纸命令。”韩使黄勃恭敬地说道。
黄勃离开新郑前,太子然特意交代他要举止恭敬,不得怠慢周天子。黄勃虽然不明其意,但身为太子詹事,还是照做了。这样做的效果就是周天子提防之心大减,对韩国产生了不错的印象。
“贵使是要讨要什么命令啊?”周天子奇怪地问道。
周天子心里已经设置好了底线,只要不是要攻打自己、灭亡周王室,管他什么命令呢,都给!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韩国随便来个万把人就能分分钟灭了自己,实在惹不起啊!
“回禀王上,燕国丞相公孙操弑君作乱,立燕惠王庶子为王,此乃大逆不道之举。我韩国身为周王室诸侯,有责任为王上匡扶天下,消灭此等佞臣。因此,臣代表韩王向王上恳请一道诏书,以便出兵讨伐燕国。”黄勃义正言辞地说道。
“你们韩国要讨伐燕国?”周天子有些惊讶。
燕惠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