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 过于轻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帝的要求还真不少花旗银行全权代表克里斯托弗听圆了。

“鄙国原则上同意向各国联合银行团借款但前提是希望德国银行团也能参与。”

“不不不……”克里斯托弗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三国之所以联手本来就是为了因为嫉妒德国在华权益过大而出笼的现在再将德国加进来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载泽也没有出现期待中的不满之色只是以略显疑惑的口气说道:“我来之前刚刚接到梁大人的电话说德国大使极力要求参与……”

“这个梁先生。”克里斯托弗恨得牙痒痒原本想着梁敦彦是亲美派决计不会也不敢透露分毫结果还是把事情捅了出来。

载泽一看对方焦急的模样心里便先有了底笑着回答道:“倒也不怪梁大人实在是昨天他和德国大使正在会谈的时候我打电话过去询问了一番……”

克里斯托弗气得想跳起脚来骂一通偏又无法开口——对方完全可以解释说:我又不知道他和谁在会面!

“第二条借款的数额暂且不说这借款的标的鄙国皇上有特别的要求。”

“请讲。”

“既然是币制改革这储备金就极其要求希望各国能以实物黄金的形式交付。”

“贵国想转换成黄金本位?”

“有这个考虑。但未成定论。”

“这个恐怕非常有难度。”各大列强均采用黄金本位黄金直接决定着币值稳定和货币信用都是各大强国地货币体系根基对流出控制极严小量尚可像这样大规模的借贷。哪里肯拿出来转移到他国?

“那白银呢?”

“这个可以。”克里斯托弗高兴极了各国正愁本位货币转换后的白银无从销路载泽的提议可谓正中下怀。

但是且慢载泽补充了一句:“听说贵国现在屡屡有大条银输入各口岸鄙国便以大条银为基础借他个几万条这样改革起来便称得上得心应手了。”

所谓大条银其实是马尼拉银的近代版本。即美国进行商品输出的特殊形势。大条银每条重8oo9成9以上在其流入口岸之前是以金属形式而非货币形式存在地但在流入口岸之后大条银便被融化然后铸造成各类银元。

由于铸币的特性同样分量的白银被铸造成银元之后会获得溢价优势即货币化的白银相对于金属化的白银拥有溢价优势这种溢价在扣除运输、铸造费用后仍然可以获利不菲。这也是当时为何一直存在白银尽输入的原因——这有悖于我们通常印象中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观结论。其实在西方各国完成金本位改造后中国世面上所保有的白银总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一个缓慢上升地过程当然中国可能对这部分白银拥有的所有权比例在稳步下降。

究其本质无非是中国缺乏相应的近代货币管理体系采用实物货币而非虚拟货币。国家丧失了对于银元铸造的唯一控制权不但地方政府可以任意刻模制造便连洋商洋行都获得了这种权力。甚至因为洋人技术高品质保证他们私铸出来的银元还极为畅销。

由此可见所谓的溢价优势其实是主权国家在进行金属白银货币化过程中的铸币利润被其他利益团体所侵蚀的过程在铜币铸造上这种溢价优势更为明显(同样重量的黄铜一旦被铸造成通用型铜币。在扣除铸币费用后能收益约三分之一)。

载泽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上来就提出“大条银”三字意欲给克里斯托弗一个难堪。但更让克里斯托弗难堪的是。自19世纪8o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银价一直处于下跌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跌幅十分明显。载泽地提议表面上很公允:先借上几万条大条银到期再6续归还本息但考虑到白银的贬值过程同样分量的白银在几年后很可能跌得一塌糊涂风险实在太大。

一想到这个可怕前景克里斯托弗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不

个国家的官员特别是皇室成员都是昏庸无知的么?不权地高官都是贪财好宝的么?怎么摊上这样一个财政大臣。借白银绝对是一个阴谋!绝对!

“公爵先生借白银可以但用何种货币进行折算呢?只要”克里斯托弗决心以退为进。



“货币?”载泽做出很惊讶的神色“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什么还什么也是天经地义。如果借白银需要还白银那是不是意味着鄙国现在所借的债务都可用白银偿还呢?”

该死!这却是掉进了载泽的陷阱!克里斯托弗暗骂一声只能尴尬地寻求能岔开话题的方法。好在载泽也无意追问接着提出了第三个命题:“那么鄙国要求以德国马克作为此次平准贷款的基准货币借马克还马克!”

“请恕我直言按照此次三国的议定我们并不希望德国银行团加入。”克里斯托弗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得强硬起来旗帜鲜明地表达三国地态度。

“不错。鄙国理解三国的用心也尊重三国的立场但提出用马克计算正是为了照顾各方面的立场。”载泽娓娓道来“先此次借款涉及三个国家但基准货币只能用一种用英镑地话贵国和法国不会满意用美元的话不列颠和法国会来抗议但如果不采用三国中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