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69章变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169章变迁

        早些年那个蛋痛的教改并除了将教育经费进行了一下瓜分之外,并没有取得任何的成果,很多诟病至今还有人谈起。但是这两年,国内的教育开始发生一些悄然的变化。

        最主要的原因是华夏集团开始逐步的进入到教育行业,每年一个地区逐步的扩大,虽然进展极为缓慢,但是这种影响却越来越大,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所采取的是一种新的概念。

        静海省的新武县自然成为华夏集团的第一个试点,这里有莽山中学作为根据地,有非常好的基础,当然原来莽山基地的学员早已迁移到了修仙谷。所以莽山学校自然成为曾军的教育事业的第一个试点基地。这里不再是体育学校,而是直接改名为莽山学校。

        莽山学校分为3个校区,幼儿部,小学部与中学部,学制也有很大的改变,6岁以下属于幼儿部,在这个阶段,就是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幼儿部从3岁开始,分为小、中、大,3个年纪。

        满6岁可以进阶段,小学阶段分为5个年纪,不过这个阶段不再是一年龄来进行年纪,而是按照实际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分级。学习的内容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语言只有国语一门,以传统的中华经典书籍作为主要的教材,而不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所谓精选教材,另外的学科也不再是以往的教学,以记忆答案为主的应试教育,而是以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会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还有学会查阅文献,养成自学自行探索的能力,发掘学生的天赋。所以升学的重点不是学生是否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学生的真正的综合能力,而且当学生的某一项能力突出人,可以免除其他方面的考查。

        当达到要求是,学生可以进入到中学阶段,中学阶段分为6个年纪,学习的难度也是呈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开设课程,在这个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学科体系,开始一些独创性的研究探索,同样不是平均能力作为学生考核的唯一依据,当学生的某一项能力特别突出时,可以放松其他方面的要求。

        田晓潭前两年就进入了莽山学校,那年刚好六岁,正好在莽山学校的小学一年级上学。由于没有经过莽山体校的培养,田晓潭这一批的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根本没办法住校,所以学校只好对这一年招收的所有学生首先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强化。由于采用了虚拟系统的辅助,所以整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困难,这些学生一周以后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

        最重要的是这批学员第一次服用了华夏集团的初级基因改良液,这是学员们自己并不知道的。

        但是效果非常的明显,这批学员的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奇怪的是同样的药剂在每个个体上起的作用是不完全一样的,除了各项素质都有所提高之外,一些学生的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强化。

        田晓潭原本在家里是一个有些弱智的小孩,别的学校都不愿意招收,但是在莽山学校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只要送过来,只要年龄没有问题,都在莽山学校的招收之列,当然有疾病的,学生家里如果能够承担医疗费用的,则由家庭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但在则没有限制。

        田晓潭在服用了基因改良液之后,不但没有再表现出弱智,反而在智商得到了强化。曾军得知了这一个例子时也不由得感叹,天才与白痴真的就是一纸之隔么?

        田晓潭第一次清晰的说出一个完整的长句时,他自己出声的哭了,就好像被魔鬼缠身很久的人,一天得到解脱一样。可见田晓潭的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的清醒的,只是一种奇怪的因素使得他无法解脱,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其实是非常多的。那个周末,田晓潭的妈妈来接的时候,田晓潭的一句话,让母子二人在莽山的校门口,痛苦出声,母亲也因为这个有些弱智的儿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当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时,哪里还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

        8岁的田晓潭早已经5年纪的学生了,他在学习上极具天赋,而且非常有创造力,小小的年纪早已是多项发明的拥有者,他的发明也让他那原本贫困的家庭,一夜之见咸鱼翻身。他的经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爱迪生,同样的问题少年,最后却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尽管不喜欢别人将他称为小爱迪生,因为那样他会想起那不太愉快的童年,但是对于发明创造他有一种近乎癫狂的狂热。

        “你不能够将太多的时间全部放到发明的研究中去,你这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思想是极为重要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