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亮,谢氏一家便早早起床,谢母为谢晋穿上,在床下压了一晚上的衣衫。
谢祖母在祠堂焚香祷告,谢老爷子为孙儿准备必要行囊。
妇道人家不懂这些,为有唯有经验老道的谢爷爷亲自操办。
“晋儿这次去镇上乡试经历便可,路上多注意身体,外面天冷别着凉了知道吗?”
着手为儿郎整理好衣装,游子远行母担忧,哪怕是百里外的沣河乡,梁氏也担心的不得了,从刚才开始就不停的嘱咐,嘴上没停。
“放心娘,孩儿一定多注意身体,这次准备充分,乡试定能过!”
谢晋接过毛巾,狠狠在脸上擦几下,对着母亲梁氏嘿嘿一笑。
“你啊!娘跟你说了多少次,戒操戒躁,这次关系重大,乃是你踏出仕途的第一步,万事稳为本,难道娘说的这些你都忘啦吗?”
梁氏叹了声,责怪的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拿手指在谢晋头上点了一下,后者尴尬有一些笑,连连称是!
“儿媳妇啊!你这话就说的就不对喽,晋儿说的没错,区区乡试何能难的了他,这是我谢家郎的傲气!不能改!
嗯!亏是我谢孙郎果然气派!哈哈哈!”
屋后,太祖谢彟提着为谢晋准备好的包袱走了进来,看见身穿新衣服的孙儿,顿时双眼一亮,满是皱纹的脸上笑的跟朵花似的。
天色渐明,沣河村围绕在一片薄雾之中,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凉意,嫩绿的枝叶已经青青冒出,点点露珠覆盖其上,晶莹剔透倒影这,已经是鱼白的蓝天。
“爷爷,奶奶,娘,晋儿去了!”
在一家人不舍的目送中,谢晋骑着家中晋升的一头老驴,背着简陋的包袱出发了。
所谓科举分为五试,分别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在最后的殿试,在明朝时期成立完全的体系。
而唐朝科举很简单,直接就是秀才和明经进士三试。
可让谢晋极度不可思议的事,他所在的这个唐朝,竟然是按照明朝的科考体系,为此他蒙蔽了很久。
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这个世界真的已经改变!
前世的记忆很多都发生了偏差,历史的车轮正朝着未知方向前行,是泯没在车轮下,还是独登巅峰大放异彩,何去何从现在只能靠谢晋他自己了!
骑着年迈的老驴,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一片清澈的溪河中几尾游鱼荡漾,朔日渐渐升起,天空一片湛蓝,头顶蓝天,一眼望去群山峻林辽阔无比。
“哈哈哈看啊!谢家郎竟然也要去赶考!”
“哦?真的假的?穿的这样破烂,去赶考?开玩笑吧?穷鬼一个,别到时候连府衙都进不去吧!”
听到是谢晋,王家下仆一个个都转头去,都听说沣河村有一谢家郎,读书四月就要去赶考,皆纷纷注意过来,可一看顿时都乐了。
只见谢晋骑着一头满是疮痍的疥驴,穿的也是衣衫褴褛全是补丁,身后被的包袱也是一块红一块蓝。
合着着谢家连一块完整的布都没有,用的还是无数碎片,拼装起来的百缝布!
就这样还去考童生?真真可笑之极!
回头在看看自家少爷,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华丽服装,虽然嘴歪眼斜流着鼻涕,手里拿着鸡腿,一脸傻笑,但怎么看都都是富家子弟!
顿时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
“哼!穷家小子,竟敢跟本少爷争锋!真是痴心妄想,马夫我们走!”
王家少爷手里攥着鸡腿,傲慢鄙夷的看了谢晋一眼,一脸的不肖,满是浑油肥手指了指前方。
“是少爷,驾!”
马夫点点头,载着王胖子和一马车零食出发了,卷起一地的灰尘。
“车马门前过,后尘云烟稀,咳咳就是有些呛口。”
看着王家公子的马车掘尘而去,谢晋笑了笑用袖子掸了掸身上的尘埃,轻轻拍了拍驴背,老驴吃了力,便继续迈开脚步向前驶去。
行走在田间小道上,沣河镇离镇并不远,一百里路程,普通人步行大概七八个小时,就可走完。
骑在老驴北上,在绿水青山下行走,手中拿这书阅读,不时看看一旁的风光秀丽,却也很是快活。
中午在官道的驿站喝了碗茶水,吃了些身上带着的贴饼,便再次踏上行程,日落时分夕阳西下,谢晋终于来到乡镇之上。
沣河镇市井繁茂,来往菜农商贩络绎不绝,这里是周围六乡十八村,唯一的乡镇由京兆郡的府衙管辖,所以每逢日出便会有很多,十里八乡的人过来赶集,贩卖的贩卖买物的买物很是热闹。
而这一次乡试童生的选拔,就是在这里的府衙举行。
进入镇中,街道上巡回的官兵比往日多了许多,贞观三年太宗下诏,全国开始选拔人才,这是大唐第一次科考,所以各州各郡各镇的地方官员,都十分的重视。
谢晋牵着老驴行走在街道上,今日镇上来往青年,却是比往日多上许多,一个个手拿折扇神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