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黎明前的忐忑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农夫山泉有点甜,简简单单七个字,却是曾经的中国跨世纪十大策划经典之一,细数农夫山泉的发展历程,从“中国航天员饮用水”到“阳光工程”再到“支持北京申奥‘一分钱’活动”,一个个连串着的漂亮到咂舌的天才创意,为农夫山泉带来了滚滚的利润,而事实也是如此,很多时候,那些人们口中高深莫测的所谓成功,也不过就是一个创意罢了——

    比如说周幼安此时对于野菜低买高卖的野望,也是如此。

    李诗言对周幼安的爱护,周幼安心中清清楚楚,一万块钱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都算的上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李诗言的这一万块钱几乎还是她当了几年老师才积蓄起来的,居然就这么容易的给了他,还说赚了不要利润,赔了又不要还,这简直就是白送了,他心中说不感动那是假的,但是就因为这份感动他却更加坚定了收购野菜的计划!

    李诗言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野菜在省城临安的高价周幼安并不能确认,周幼安现在就是在赌博!

    只是,人生又有哪一样事情不是在赌博?!

    风险大就意味着也许获得的更多!当然,失去的也会更多!

    赌博是相当公平的事情。

    周幼安一直相信,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市场越来越细化上想要谋取最大的利益,想不赌博想没有风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个商人没有疯狂地潜质,那就绝对只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庸商!

    他必须赌这一把!非赌不可!

    不做出一点成绩,不累积一点资本,他周幼安凭什么实施以后的计划,凭什么做出一份成绩让父母骄傲?!凭什么守护李诗言这些爱护他的人?!

    “你是说诗言老师有亲戚要收苦菜这些野菜?”周奶奶靠在竹椅上,听周幼安说准备在家门口收购野菜,若有所思。

    周幼安点了点头,除了李诗言之外其他大人基本上是不会陪着他一个半大孩子拿出一万块钱发疯的,即便是李诗言也说如果这一次失败了就要他别胡思乱想好好念书,心里大抵也是对周幼安这一次收购野菜的成功可能不大相信的。

    周奶奶沉吟了一会儿,最后终于点了点头,“你去找你三叔吧,他现在管着村里的事情,叫他出面给你招呼一下村里人就是,你三哥刚好也手里有车,可以帮你运这些野菜出去。诗言老师这女孩儿我也挺喜欢的,人家既然对你这么好,现在有事我们老周家能帮到的帮下也是应该的。”

    周王村,顾名思义,村里以周家和王家两个家族的姓氏为主,其中周家的人更是占了村里足有一半以上,而周幼安家里又是周家之中最大的一支,周幼安的爷爷当年就是村里生产队的书记。

    而周幼安喊三叔的三表叔周国岩现在则是村里的村委会主任,周奶奶在村里的辈分是很高的,她既然叫周幼安去找周国岩出面解决,那基本上收野菜的事情是不用操心了。

    事情也果然不出周幼安所料,当他拎着几瓶酒上周国岩家里把事情一说后,周国岩根本没有一丝犹豫的就拍着胸膛应承下了,保证把消息给村里的人全部通知到,然后又叫来了跑运输的儿子周伟,让他跟周幼安谈包货车的问题。

    很凑巧的,周国岩在周国云那一辈排老三,他儿子周伟在周幼安这一辈也是排老三,周幼安要叫他一声三哥,他比周幼安大了九岁,但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到也关系很好。听周幼安说要包车去省城临安,对别人都是开价每天五百的他二话没说只收三百的油费就好了,但周幼安却硬是定了个四百的折中价,乡里乡亲,又是同族的,周伟给他面子,他也不能让周伟吃亏,毕竟25岁的周伟跟他没法比,得攒点钱娶老婆什么了。

    第二天,周幼安与李诗言一起从周王村外面的上岩镇拿到了一万块钱之后,野菜的收购就开始了。早上还没什么人,但是一到下午傍晚的时候,很多村民和放假的孩子就拿着一竹篓一竹篓野菜赶过来卖了。

    周幼安每斤野菜的收购价定在了五毛,对于昨天就接到村主任周国岩通知的村民而言,这个价格已经算很高了,要知道,这年月的猪肉价格也不过四五块而已,而现在对于他们来说那漫山遍野没人要的野菜居然有五毛钱一斤的价格,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早上早早的起床背着竹篓就去摘野菜,直到现在傍晚才回来。

    李诗言白天见根本没什么人来卖野菜就有点急,却没想到如今竟然一窝蜂是的都挤过来了,搞的她和周幼安手忙脚乱的,又要过秤又要算好给钱又要记帐,忙都忙不过来,幸好周奶奶一声喊喊了几个老姐妹过来帮着他们两个过秤,周幼安和李诗言只要一个记帐一个给钱就好了。

    这一收,就几乎收了个一夜到天亮,不止周王村本村,就连隔壁十里八乡的村里都知道周王村有人五毛钱一斤收购野菜,不管是苦菜还是马兰头什么的,只要是野菜都五毛钱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