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命!”荀彧大声说道。
朝堂之下,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他看穿了这个计策。
首先,刘辩用曹操立威,告诉所有人即便位高权重,有罪也会严惩,此乃震慑朝堂之举。
其次,也是敲打曹操不要拥权自重。
最后,刘辩告诉所有人,他不针对士族,只针对有罪之人,遏制流言。
“当今天子真乃明君……”贾诩内心赞叹,忠诚度无形之中提升了五点。
在他看来,刘辩不仅仅知人善用,权谋无双,更重要的是,最近诸侯立功之后,刘辩都会予以封赏,予以君臣之礼,虽然诸侯做大对朝廷甚至阳奉阴违,但刘辩似乎并没有动怒,而是保持联系。
他明白这儿也是刘辩的圣明之处,虽然天下实质上已经失控,但这样至少能保持名义上的统治,若是朝廷能够得以整顿,对于收权有着极大的帮助。
……
“可还有本?”
群臣无言。
“退朝。”
……
重回内宫,一禁卫来报。
“陛下,执金吾贾诩来报。”
贾诩?这个时候独自来找他有何事?
刘辩点了点头:“宣。”
贾诩走入,叩言万岁。
“文和何事?”刘辩看向贾诩,贾诩恭敬,刘辩似不怒自威。
虽然年少,但在群臣眼中却有皇威。
“臣有本。”贾诩说道。
“朝堂之上不能议吗?”刘辩说道,他对于贾诩暗中呈现走着内心颇为理解,毕竟此人深讳明哲保身之道。
“臣认为,朝堂之上此事不妥。”贾诩说道。
“奏。”
“臣观曹操非常人,有过人之能,领执金吾,曾调查过他的底细,今陛下举贤任能惩治污吏,虽放过曹操一马,但他的家世,恐有问题,据臣所指,曹氏一族今年趁天下大乱,大量搜刮金银,家底丰厚……若陛下查曹家恐无人能幸免,恐曹操会谋反!”贾诩低着头启奏。
刘辩微微颔首。
“朕只是整治官吏,曹操乃重臣,他若无罪,何以惧之?”
“陛下,臣有一言,请恕臣斗胆。”贾诩恭敬的说道。
“说,恕你无罪。”刘辩点头。
“陛下虽有言在先,只是整治官吏,但臣以为,以陛下之圣明,待到官场整肃,必然整治士族恶劣的士族,其一,可收权、其二,可安抚百姓。
以曹操之智,不可能毫无察觉,故臣有次担忧,他若非大义灭亲,必会谋反!我观其非常人,恐有不臣之心。”贾诩说道。
刘辩颇为意外的看了一眼贾诩。
不得不说贾诩有识人之能,曹操当时之奸臣,乱世之枭雄……
“继续说!”刘辩看到贾诩似欲言又止。
“臣听闻,曹操擒拿何进之时,故意放走了暗通何进的袁绍……恐心术不正,且近日来听闻他收编何进旧部的时候,破会收买人心,故臣担心,曹操有不臣之心。”
刘辩微微一笑:“依文和只见,当如何?”
“臣愿暗中监视曹操,若有不臣之心,臣随时上报。”贾诩说道。
“准!”
刘辩点了点头:“朕以暗中令朱儁,监督曹操,朱儁毕竟老迈,恐其对手,真苦恼物色人选,文和今日且提出如此见地,朕心甚慰,若需帮助,可找朱儁。”
“陛下圣明。”贾诩恭敬的说道。
“退下吧。”
……
贾诩离去。
他对曹操怎可能毫无提防?
他相信若朝野没有巨大的震荡,曹操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本事作乱,因为刘辩有能力完全驾驭他!
相反,万一朝野震荡,曹操恐有不臣之心,他想要整治士族的心思虽然没有说,但有能力的人怎会看不出来?
……
次日。
天明。
今日不上朝,因为刘辩收到信息,陈留大儒,蔡琰已经进京,安置于尚书府,刘辩决定亲自拜访。
其一,自然是见一见大儒的风采,其次他也对蔡文姬颇为好奇,毕竟流芳后世的绝美才女,他也心生仰慕。
此时此刻。
闲置的尚书府。
蔡琰、蔡文姬等齐聚于此,等待刘辩的宣入。
“父亲,我们来洛阳的路上,听很多人都说,当今陛下很残暴,最近杀了很多人,这是真的吗?”蔡文姬询问其父蔡邕。
“非也,此乃流言不可信,我听朝中友人之言,当今陛下正在整治朝纲,治理贪官污吏。”蔡邕笑着说道:“乱世应当用重刑,当今陛下所行之事理所应当。”
“那为何流言当今陛下十分残暴?还说会吃人呢!按理说当今陛下这是明君之举。”蔡文姬似乎有所畏惧。
“你也知道此乃流言,乱世当道民不聊生,有时候百姓流传一些流言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