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 诈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小子,你想要收购邵氏电影公司!?”

    邵义夫微阖的双目猛然张开,好像休息半晌终于睡醒一样,目光炯炯,盯着叶容天,笑容中带着一丝戏谑。☆→,

    “确切得说,晚辈是打算收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旗下的院线资源以及清水湾片场。”

    叶容天点点头认真解释道,对邵义夫压迫性的目光丝毫不以为意。

    “年轻人,有野心是好事,不过有时候也要量力而为。收购邵氏电影?你在讲笑?”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辉煌虽然已经落幕,但虎死不倒架,昔日香江影业霸主绝非浪得虚名。

    除去人才资源、片库版权资源这些软性资产,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还拥有大量固定资产。比如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一共拥有16个摄影棚。就制片设备而言,嘉禾和新艺城都远远不如邵氏影城设备齐全先进。

    邵氏电影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是它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下来的院线资源。

    80年代初期,香江总共有四条院线,分别是邵氏院线、嘉禾院线、金公主院线以及双南院线。其中,金公主是新艺城的母公司,双南院线则为左派银都公司拥有。

    邵氏院线在香江共有16家电影院,占据香江院线四分之一强。但这只是邵氏院线的冰山一角而已。除去香江院线,邵氏在美加地区还拥有30家电影院,在新马地区则拥有超过180家电影院。

    “以我现在的资金实力,要想全面收购邵氏电影公司,的确是有些困难。不过如果加上银行贷款,应该勉强可以应付。”叶容天从容答道。

    “叶老弟,你就这么看好电影产业。”邵义夫面露不解问道。

    邵义夫倒不认为叶容天胡夸海口,一个能让包玉钢、邱德跋同时吃瘪的人,自然不会是一个手无寸铁之人。只是一次性将这么多赌注押在一个钱景未见光明的产业上,这让邵义夫多少有些好奇。

    “经济始终向前发展,市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大家日子越来越好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我相信电影业一定有挣头。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我叶容天既然要做电影这行,就不想受制于人。”

    叶容天昂首答道,目光炯炯,霸气侧漏。

    电影产业链条,最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邵氏电影之所以能在六七十年代独霸香江,最主要就是因为它控制了制片和放映这两个最重要的核心环节。

    渠道为王。只有直接控制影院的放映渠道,才能拥有最为稳定的制片环境,才能自主制定电影类型、产量和预算,不必当心会受制于人。

    “说得好,有气势,难怪邱德跋那小子对你赞不绝口。”

    邵义夫目露欣赏之色。

    “前辈和邱前辈也相熟?”叶容天好奇问道。

    “老朋友了。”

    邵义夫爽朗一笑。

    “那么前辈是否考虑一下晚辈的建议?晚辈想先确定前辈的意向,至于具体报价,还要等到实地评估以后才能给出。”

    叶容天目光诚恳说道,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清水湾影城老朽是不能给你了,老朽的电视公司也要用那里的摄影棚录制节目。至于其他东西…”

    邵义夫说了半截话,忽然低头沉默不语,脸上露出缅怀神情。

    “邵老前辈?”

    等待良久,不见邵义夫继续说话,叶容天忍不住发声提醒。

    “呵呵,人老了,毛病就是多。刚才提到戏院,就想起以前和大哥、三哥开着放映车去乡镇放电影的事情。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邵义夫叹息一声,神色有些伤感。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是20年代上海天一公司。后来受到同行“**影业”排挤,邵氏兄弟被迫前往东南亚开拓新市场。

    南洋影业要人王语亭和“**影业”结成联盟,联合抵制天一公司的影片。邵氏兄弟只能自组流动放映车,在边远乡镇放映。后来邵氏兄弟得到槟城首富王竟诚之助,这才租下新马数家影院,联成院线,并于1930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1957年,邵义夫携巨资来到香江,买下清水湾46公顷土地,兴建亚洲最大制片厂“邵氏影城”。

    1958年3月,邵氏兄弟(香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邵义夫亲自掌控制片业务。从此,“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深入人心,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也由此开启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