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章:登陆马朱罗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章写的不太顺利,历史架空类的情节发展太慢。我不太习惯。……感谢收藏的59位书友。)

        马绍尔群岛位于中太平洋。面积181平方公里,由一千二百多个大小岛礁组成,位于夏威夷群岛西南3200多公里处。

        相比起后世经过长期发展还不满十万人的规模来说,1910年的马绍尔群岛的居民更是十分稀少。

        除了零零散散的一些土著部落和白人移民外,连德国的驻军也只有一支百来人的陆军连队和两艘近海炮艇。

        这样少的部队自然不可能平摊在1200多个岛屿,将近7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德军也只不过在岛链中心处的马朱罗岛上驻扎。

        因此,如果劳伦斯这艘满载着600名士兵的货轮在这些岛屿间转上一圈。每个岛屿放下几十个士兵,就会轻而易举的占领上十几座岛屿!

        可远在几百公里外的那座小岛礁上的宋文俊却并没有贪图这些岛屿——穿越的前几天刚刚看过《太平洋战争》的他可是对美军的蛙跳战术记忆犹新呢!

        所谓蛙跳战术,就是模仿长满了荷叶的池塘里,青蛙灵活的在荷叶上跳跃前进,捕食最心仪的猎物。

        在层层防御的敌阵中,攻击部队超越前线,直入腹地,占领一个个中心要点。

        “蛙跳”战术最早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

        众所周知,在陆战场为主宰的几千年时间里,战争双方的对抗是一场“楚河”“汉界”分明的角逐。

        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摧城拔寨,在指挥员的思维里,始终存在着一条明确的战线。作战双方都立足于自我之营盘逐次推进,依法用兵。

        1943年的太平洋战争就陷入了这样一种拉锯状态: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开始反攻,日军则负隅顽抗。

        南太平洋上岛屿星罗棋布,双方逐岛争夺,战争异常艰难。

        为了加快战争进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美军的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脑海里产生了: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

        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在他们的指挥下,两路并进,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的一线防御要点,攻取其战略纵深中守备较弱的岛屿,得手以后再以此为支撑继续开展进攻,从而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仅用半年多时间即突破了日军的内防圈。

        不幸的是,相对于拥有两艘炮艇的德军。宋文俊的部队更像是二战时的日军。

        如果分散在一个个岛屿上,本来就没有海军支援和机动能力的600名步兵还会失去他们唯一的优势——数量!

        如果德军的指挥官不是个傻子,就会驾驶着两艘炮艇集中全部兵力将分散在一个个岛屿上,如同困兽的太平洋帝国部队逐一消灭!

        因此,经过60名拥有语言应变能力的班长级士兵和劳伦斯的协商。劳伦斯的货船终于在航行了将近一个礼拜后悄无声息的停泊在马朱罗岛附近。

        ……

        “GO!GO!各班长带领好部队,迅速登陆!”劳伦斯等人最初遇见的那名班长声嘶力竭的大声下令道。

        噗通!噗通!噗通……话音未落,站在甲板上的600名士兵按照顺序如同下饺子一般直接跃进了七八米以下的海水里!

        而其中有一部分人还将他们在货仓里找到的木板、救生圈等物品丢下水。步兵们三三两两的共用一块长条木板,一个硬救生圈慢慢的向数百米外的马朱罗岛游去。

        而货轮上的几艘救生艇也在几分钟后全部被放下了水,每20人拥挤在一艘小艇上向着沙滩划去……并且很快便超过了大部分游泳的士兵,和和最先登陆的几名士兵一同登上了马朱罗岛的沙滩。

        “各班长在沙滩上收拢士兵,进入丛林阵地!”随着沙滩上阵阵吆喝着寻找士兵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士兵浑身湿淋淋的登上了沙滩。

        十几分钟后,十人一组的步兵端着步枪进入了马朱罗岛不太茂盛的丛林里。

        嗵——!一声炮响过后,一发炮弹掠过几名士兵的头顶,在沙滩上爆炸,掀起了一大片沙砾。

        随后,一艘30多米长,有一个大烟囱和一个备用桅杆的胖乎乎的炮艇绕过沙滩的死角,出现在登陆步兵和劳伦斯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