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红楼梦”意境 堪称江南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代 序
——为姜兆龙先生《阴阳街》一书问世而作
我是古板诗人,本无意为人作序,匝耐姜先生立言如罄,刚直不阿,勉为其难,这还是通读了《阴阳街》后,有感于姜先生的人品、胆识、才华和毅力,竟耗时十载,写出这部气势恢宏的巨著,这不仅是姜先生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当今文坛一件幸事,面对如此好事,不得不欣然运笔:
阴阳难合人性偏
旷男怨女满世间
礼教吃人不吐骨
有冤难伸奈何天
江南红楼梦一曲
道学人性孰为先
擎笔著文千载事
俯身执守寸心间
天有阴阳,故日月交替;地有阴阳,故春秋序移;人有阴阳,故欢合繁衍。阴与阳是不断转化而无处不在。先哲们早已归纳于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天不变,道也不变,谓之天理。故今有回应“天理何在?”为主题的《阴阳街》一书问世。
世间万象枯荣消长并非都是天人感应,阴阳造化。而是由于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为伦理的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了人性、婚姻和命运,才导致始终困惑人类社会的三大难题的产生。人们为了摆脱封建统治阶级强加的枷锁,进行了长达几千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演绎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喜剧。至今还无处不在的民风民俗里留下他们悲喜哀乐的心声,寄托着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有关,更是与中华民族生存休戚相关,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自然还有荒诞不经的成份。谁见过用“阳具”祭祖选美?可是你从《阴阳街》里不仅看到性文化出现在万人空巷的庄严肃穆的祭坛,还可以窥视到用千贞帐蒙羞,采集千百个处女初红炼长生丹的秘密。沿袭民风习俗的宗教狂热是维系祠堂宗族统治的凝聚力,是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因此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过激发才智,教化黎民,储蓄潜能,推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仍有合乎情理的内核。阴阳街原各拥有数百多户的郑、洪、姜三大姓氏鼎立,但由于战乱和瘟疫,郑氏族灭、洪氏西迁,幸存的姜氏丁寥。人们为祈祷宗族不灭,香火有继,崇拜性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民俗文化在时代更替中有的行将烟灭,有的将注入新的时代气息,赋于新的生命而广泛流传,诸如祈神赐福,婚丧礼仪、送灶君、谢年、接年、守岁、迎龙灯、斋醮等虽趋于淡化变调,却还在广大乡村风行,可见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喜闻乐见的群众基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多元文化融合贯通的历史。在长达五千年对立统一中优势互补,从而沉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在风格流派繁多的民风民俗里或在众多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印证,它将以各种表现方式和形态,重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地位和生活层次的人生心态及追求美好的主观愿望。是一部流动而飘荡的史诗,是一展历史丰采的画廊,是一方被尘封的浩瀚艺海,是凝固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
姜兆龙先生对民俗文化有了广泛的研究和情结,为了抢救民俗文化,寻找民风民俗原型,深入农家、茶馆,踏遍了浙中八婺山山水水,为了写好祠堂,就考察了一百多处民俗建筑,进行了十年准备,三载着墨,创作了这部五十万字的民俗文化小说巨著《阴阳街》。它以清末江南古镇为背景,倾心诠释了姜氏家族兴衰史,着意刻画了县太爷、财主、拳师、商人、乡绅、长工、无懒、乞丐、和尚、道士、郎中等二百多个形象。尤其有着生死恋情的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情节跌荡起伏,纵横全局,文风细腻,语言生动,亲切感人,如身临其境,催人泪下。对这个封建家族摧残自主婚恋,扼杀人性进行淋漓尽致的鞭笞,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性,而新生活的曙光必将喷簿而出。
纵观全书,我不禁被书中深刻的立意,别具一格的布局,宏大而缜密的构思、紧凑精妙的情节,丰富翔实的想象力,峰回路转的结局所征服。尤其一度流行江南小镇至今已鲜为人知的民风民俗真实而富有人情味的描写,没有深厚历史知识和文学功底是无法胜任的。可以说,此书是研究江南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对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民俗文学功不可没。《阴阳街》一旦问世,必将会引起社会反向,我相信,不论身处祖国的何方或海外何地,只要翻开这部书,你就会爱不释手,欲罢而不能。我希望这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