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25章 任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从宴宾楼吃饭回来的路上,周林竟然发现了杨坤在死信箱的外面站着抽烟,他站在那地有灯光,能让周林清楚的看到他。

周林马上停下了车,香君也发现了杨坤,但是她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坐在车上,眼睛看着来路。

周林下车去往了厕所,从杨坤边上两米处经过。

两人仿佛不认识,在周林进入了厕所后,杨坤便离开了。

周林从死信箱拿到了情报,没有回码头,而是去了暗室。

周林拿到的是一个小包,看了包里的东西,周林吃惊不小。

包里有两封信,分别给两个人,这两个人可不是简单的人。

一个叫高宗武,另一个叫陶希圣,这二人都是汪精卫的亲信。

对这两个人,周林可是十分耳熟。

高宗武,浙江乐清人。

早年留学日本,抗战前期进入外交领域,29岁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职务,专门从事对日外交工作,是当时国民政府里最年轻的高级外交官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高宗武接受了特殊任务,留在香港负责对日情报工作。

他在这段时间一度背离了老头子,为汪精卫卖国行径秘密奔走。

这次随汪精卫来上海,是参与“汪日密约“的谈判。

陶希圣,幼读诗书,9岁被在豫省任知县之父送入开封旅汴中学,续就学于武昌英文馆。1922年,陶自北大法科毕业后任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1924年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同时在上海大学、上海法政大学、东吴大学等校讲授法学和政治学。1927年初,陶希圣应聘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中校教官,参加北伐革命军工作。

1937年抗争爆发后,陶挟笔从政,在武汉与周佛海创办“艺文研究会“,“希圣为文分析国际问题,以评论表明国民革命与抗战建国之立场与政策,即自此时开始“。

1938年,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底随汪精卫出走河内。

1939年,任汪伪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

两封信都是老头子的亲笔信,周林没有去拆开。

肯定是劝二人迷途吃返的话或是许以高官厚禄等等。

除了两封信,还有一个任务的命令,是给周林的。

因为重庆特派专员在来明珠的路上遭遇日军,结果全军覆没。

明知突围无望的特派员将两封信埋在了一个地方,然后,给重庆发出了密电,告知了埋藏的地址。

然后炸毁了电台,指挥部下杀敌,最后自己也死于日军的枪下。一行七人,全部遇难。

由于这个信件十分重要,而且周林曾了解过汪日密约,再则周林的身份和工作,能联络上高宗武、陶希圣。

所以,老头子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周林。

由周林联系高陶二人,将老头子的信件送交二人。

同时,老头子交待,不能让高陶二人知道周林的身份。

看到了这里,周林不禁头疼起来。让我送信,肯定就会联系,有联系就会暴露。

如果高陶两人不反叛汪伪集团,那么自己就显出了水面。

可这事还真的是一件于国于民有利的大好事,周林想做!

接下来,周林同香君商量后,订了一个比较安全的计划。

一、不能真面目去接触高陶二人。

二、先摸清两人的住址,摸清住址的情况再送信。

三,建立一个紧急联系方法,不需要见面。

四、如果高陶二人有心走向光明,那么两大家的人的撤出明珠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必须借助清帮的力量来做事。

随后,周林又对这个计划进行了修改,直到满意为主。

12月26日,周林来到了山田的办公室。

“这几天,汪精卫的身边人来了很多,你们特务局要随时注意他们的动向。”山田叫周林过来,是向周林交待任务的。

“就这几天的人吗?那前面来的,还有一直都生活在明珠的人,需不需要建挡。”周林问道。

“当然要建挡,随时要了解他们的动向,这些人反了一次,难免不会再反一次。”山田说道。

周林明白了,山田是这样的想法,日本人也是这样的想法,对中国人,他们从来都没有相信过。

不过这样也好,周林本来就是要去摸他们的底的,正好有借口了,可以光明正大的调查了。

为了工作的便利,周林向小林借了一个班的日军宪兵,跟着他一起去了愚园路1136弄31号。

愚园路1136弄31号是一幢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旧居内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四坡顶正面装有老虎窗,浪漫抒情。半圆形阳台,罗马式栏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