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正式降临,健康城的角角落落都冷的令人发指;大户人家有专门烧炭的仆役,故而在夏秋两季已经积攒了大量的柴薪、木炭;此刻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而大多数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平民,则只能强自忍受寒冷的折磨。
北方传来的消息说燕国已经被秦国占领,除了早前投靠秦国的慕容垂之外,其他大大小小的鲜卑贵族,都被苻坚全部掳走,安顿在长安城,做了亡国之奴。
朝廷上的气氛越来越颓废,所有的人都知道,秦国虎狼,下一个目标即为大晋。
王室贵族们无计可施,只得拼了老命的行酒作乐,坐谈风月。
于是乎,建康城内宴饮聚会反而多如牛毛,倒显得比以前更为繁华和热闹。
韩暮这几天除了当值上朝之外,便是和顾恺之一起同谢安王坦之等人围坐论画和诗文。
暗地里,韩暮、谢安、王坦之等人也秘密的研究国事,找出应对之策;
如今桓温尚且陷入寿春的围城战中无瑕脱身,那袁瑾已发文投靠秦国,不久之后,秦军必来施以救援,所以桓温正加紧调动兵马增援寿春。
众人数次密谈后得出结论:秦国虽灭了燕国,但国力损耗巨大,要想吞并大晋一时半会倒也有心无力,为今之计还是要先解决国内的矛盾。
司马奕不理朝政,此人早已失去当皇帝的资格,但任凭桓温把持朝政绝对不是谢安韩暮等人所希望看到的,所以还需要有个两全之策。
韩暮闲暇时带着诸女在建康城施粥赠衣,送炭施薪;在国事繁杂之时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施粥赠衣,雪中送炭之举倒是目前他最愿意做的事情。
这一日,韩暮刚刚在四处大街上指挥搭好粥棚,又命韩府的仆役和丫头么忙忙碌碌的照顾着蜂拥而至的饥寒交加的平民,自己抽身回府。
路过泰安大街时他忽然发现这里也搭了一座粥棚,几位年轻僧人正忙着添水加米,熬制粥饭。
韩暮好奇的走过去,却见粥棚里边一位愁眉苦脸的老和尚坐在那里默念经文,好像是在祈祷什么,韩暮心中敬佩,佛门中人倒比士族大家来的实在,慈悲之心不是靠口头上说说的。
韩暮有心结交,于是上前施礼道:“拜见大师,天寒地冻,大师能在此周济饥寒之民,在下实在佩服;不知宝刹何处,在下想去捐一些香火钱,好让大师代为周济平民。”
那老和尚睁开眼来合十答礼道:“小施主仁厚,老衲感激不尽;敝寺乃北城瓦棺寺,新近落成;小施主若有心,去北城一问便知。”
韩暮道:“在下一定前往,就凭贵寺上下这等普济众生之心,韩暮也必当前往。”
老和尚眼睛一亮道:“小施主便是韩暮?听闻韩府广开善门,老衲万分敬佩;敝寺上下开这施舍之处,原也是受小施主的启发。只不过,敝寺简陋,只怕无力支撑多久了,哎……”言语中似有愁意。
韩暮奇道:“我大晋佛风浓郁,怎地贵寺却拮据若此,连施舍的粥棚也开不起么?”
那老和尚道:“敝寺原是善男信女集资而建,目前刚刚建成,恰逢寒冬来临,百业凋零;原来几位捐施的施主又断了钱粮,敝寺与士卒官绅并未瓜葛,所以便潦倒不堪,恐怕本月之后这粥棚便要撤了,敝寺上下还需募施化缘方能渡过年底的这段时间。”
韩暮心中大为震惊;他早就知道,大晋繁华的外表下边,隐藏着众多的隐疾。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礼佛风气浓厚的大晋,连身份超然的僧人都有三餐难以为继的时候;
他更佩服的是这瓦棺寺上下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毅然出来施粥赠饭,这才是真正的慈善,比那些伪慈善高尚了不知多少倍。
联想到自己,还不是在自己锦衣玉食无虞的情况下才去施舍,若自己三餐无着落的情况下,还会不会将手头仅有的食物施舍他人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韩暮低声感叹着,对老和尚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老和尚听韩暮随口吟出这两句恰当的表达出目前情形的诗句,不禁动容。
韩暮道:“大师莫要着急,此事着落在我韩暮身上,明日我便去贵寺,尽绵薄之力。”
老和尚合十连连念佛道:“老衲雪无先行拜谢,明日当扫尘以待。”
韩暮回礼,转身出了粥棚,天空灰蒙蒙的,阴沉的可怕;不出意外的话,今晚将有今冬第一场雪了。
韩暮回到府中,将遇到老和尚之事和大家说了,顾恺之和一众女子们都唏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