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 登陆石叻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石叻,又名狮城,现在的新加坡。在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本岛,发觉新加坡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南部的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附近的溪涧也有充裕的水源提供饮用水。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此时花了近半年时间来到这里的英国舰队正在这里休整,近两百艘战舰将整个港口内的泊位占满了,这些战舰中有四十艘按照英国规定达到三级战舰的标准的军舰,这种军舰是英国最常装备的,物美价廉,长达50多米的舰身,十几米高的桅杆,雄壮威武,显示出日不落帝国的实力雄厚。海军少将杰弗森站在港口旁边一栋屋子的窗口,看着静静的战舰心里充满自豪。杰弗森贵族出身,今年四十岁,少年时就在海军中服役,几次战争中立了一些战功,特别是在黑海战役中,英国舰队遭受暴风袭击损失惨重,杰弗森凭借着自己手下的分舰队毫发无损得到议会的褒奖,再加上家里的关系,这次被任命为远东舰队司令,他已经决定用这次对清国战争的胜利将自己的职位再升一级。

    海上风平浪静,从香港出发的舰队向南方前进。舰队被分成两部分,“高雄”号、“基隆”号巡洋舰与两艘驱逐舰留下香港附近海上,并有一团海军陆战队解决在广东境内的英国军队,南海是繁忙的国际贸易通道,从广州、上海等地出发到欧洲、南洋的货船全部都走这里,不过邓世泰带着舰队向西到达琼州然后向南,舰队沿着安南海岸线向南,军舰上全部悬挂着在香港缴获的英国国旗,香港到石叻两千多海里,这时候战舰的速度优势体现出来了,十天后舰队到达马六甲东北部,距离石叻一百多海里时天已经黑了,军舰在一个小岛附近休整一晚,第二天加快了向石叻的航行速度。

    英国舰队显然还没有得到香港传来的消息,马六甲是沟通南海与印度洋的重要渠道,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商船需要经过这里,在这最近的一百多海里内,一路上的商船也注意到了这支舰队,不过舰上的旗帜是英帝国的,甚至英国的商船还向舰队挥手致敬,向别国的人骄傲地说:“看,这是大英帝国最新的战舰!”而法国商船上的人则是一阵惊鄂,心里说不出的羡慕和嫉妒。

    英国与法国虽然最近在对俄战争中保持同一立场,也一起派出海军与俄国联合作战,甚至这次对清国战争法国也打算联合英国一起获得利益,可是自己国家的利益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克里米亚战争后期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命令海军回国,就是为了进一步保存自己的实力,同时让英国与俄国作战削弱两国的力量。但是这样造成英国海军独木难支,只好跟在对方屁股后面返回国内,在对俄谈判中法国偏向俄国,让一心要维持欧洲均衡、保持在远东地区霸权的英国未能得逞。

    法国商人看到英国强大的钢铁战舰,心想如果再次爆发“百年战争”法国如何能够抵挡英国的海上进攻,看来需要向国内发出消息,让法国也建造这种庞大的钢铁战舰和加大对英国的情报刺探,这么看英国的科技水平已经比法国高得太多了。这个消息刺激了法国的造船工业快速发展,法国在随后的十几年内陆续有二十艘大型铁甲舰服役,而这又让英国感到来自海上的威胁,两个国家之间提前近半个世纪开始了军备竞赛,后果就是英国对亚洲的注意力放松,而法国将国力转移到海军上,陆军得到的资源相对减少,德国崛起的时间提前了近十年,这就是连锁反应。

    看到这些军舰要进港,一艘英国商船船长高兴地给这支悬挂英国国旗的舰队引导,因为上面的海员全是欧洲面孔的人,这些人全都是在香港被抓到的英国人,在被危及到生命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与敌人合作。

    早上六点半,刚刚起床的杰弗森听到勤务官吉姆的报告说海上又来了一支帝国舰队,而且还是从东面来的,感觉到不对劲,来到窗前用望远镜向东方望去,海上有淡淡的雾汽看不清楚,不过确实有数十高大的船向港口而来,不对,帝国没有这么大的军舰。

    “阻止他们进港,敲响警钟,立刻命令战舰升火,敌袭!准备战斗!”杰弗森立刻明白了,这无论是哪国的战舰都不能让他进港。

    “是!司令官阁下。”吉姆立刻向外面跑去,拉响了港口内的警钟。

    听到钟声的英国水兵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冲向战舰,可是已经晚了,震天的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