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面有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这条国际性河流,祁枫为此准备组建一支拥有40艘驱逐舰的小型驱逐舰队,在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巡航。驱逐舰排水量1000吨,
长63米、宽7.5米、高4米,
吃水1.6米,航速22节,
采用煤为燃料,一台往复式单流蒸汽机,动力9500马力。乘员68人,装备一门120mm速射炮,两门75mm速射炮,八挺射程近8000m的被世界各国装备的m2重机枪。祁枫将这种驱逐舰命为“北风”级,为以后海军培养一些人才。这种全钢制军舰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是因为它的修长舰身,而是用钢铁作为建造军舰的材料,众所周知木制舰船可以在水面上航行,但是铁重于水,如何能够浮于水面不会沉没呢?祁枫很快给了他们答案,在巴尔喀什湖岸边,运输船后舱门打开,驱逐舰沿着轨道缓缓滑下进入水中,先是下沉一部分到达吃水线后就再也没有沉没的迹象了,所有人都发出惊叹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其实钢铁战舰已经出现了,法国人1849年建造了一艘外覆铁甲的舰船“拿破仑”号,今年开始的克里米亚战争将为铁甲舰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黑海上的海战证明木质风帆战舰已经过时了,覆盖铁甲的铁甲舰乃至钢铁战舰才是未来战舰发展的方向。祁枫将驱逐舰队分为两部分,一部25艘在额尔齐斯河上,15艘在巴尔喀什湖里巡视,以被祁枫命名为胡海的机器人工程师为这支舰队的指挥官率领一百名军事教官训练从巴尔喀什湖、额尔齐斯河周边的部落招募的一万名牧民作为海军人员,这些生活在水边的牧民多多少少对水有些熟悉,这里不同于大海,训练新手还是可以的。
额尔齐斯河每年十月后开始封冻,一直到第二年四月才解冻,在这期间驱逐舰队只能在港内,作为固定炮台。载敦在训练基地经过一年的培训后,申请调到驱逐舰队做了一名舰长,他在冬天看到结冰驱逐舰无法航行,突发其想,在一艘驱逐舰头部装上了一个三百斤用钢铁制做的大锤,用人力拉起后砸破冰面,试过之后看到确实可行,随后在两边又加装了两个,最原始的破冰船就这样出现了,向胡海请示之后由三搜驱逐舰组成的一个小队跟在后面开始了冬天的首次巡航,虽然速度很慢,但是半个多月后终于来到边境。
冬天河流封冻,往日需要船只才能通过的大河两岸变成了通途,两岸的人通过河面到对岸办事,俄国人在西北地区的商业活动随着《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开始更加频繁,在西北赚取了巨大的利润,但是每年双方交易的时间有限制,多人对此无可奈何,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地利润走私盛行起来,加上边境地区清军并未设置永久哨所,大批俄国商人在冬天携带货物经过封冻的额尔齐斯河来到大清境内,与各部进行交易,有时俄国境内的哥萨克骑兵也会过来劫掠。俄国商人库图涅夫居住在边境流域的铿格尔图喇城,每年通商的时候他都能赚取大笔钱财,但是这无法满足他内心的欲望,他想要获得更多的钱,有一天搬到圣彼得堡成为一个贵族,走私就成为通商之外最赚钱的途径。每年走私他可以获取数十万卢布的利益,在两年间库图涅夫的家产增加了三倍,他收罗了一批破产的农奴作为护卫,又从一个边境驻军军官手里购买了一些火枪,开始了武装走私的生涯。
12月20日库图涅夫和另外两个走私商人一起,携带数千张毛皮和一批药材以雪撬组成队伍,一行近千人准备越过额尔齐斯河进入大清境内贩卖,就在过河时,载敦他们正好距离他们渡河地点三千多米。载敦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边境,正要准备查看后返航,没想到出现大队人马开始明目张胆地向自己境内过来,立刻让人用喇叭喊话让他们接受检查,库图涅夫也是一惊,通常没有人的地方竟然有人检查,而且还是没有见过的船,在结冰的河面上行驶,因为距离有些远没有看到下面的冰已经破开了,心里觉得奇怪,这是库图涅夫第一次见到这种船只,非常优美地船身,看到只有四搜出现,想来上面的人不会太多,库图涅夫向另外两个商人说:“清国军队战斗力很弱,不如我们将对方地船夺过来,以后我们卖给边境的军队也好,自己用也好都是有很大利益可以赚。”另外两人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可行,三人就这样决定了,将货物放到一边后,立刻命令手下的护卫沿着冰面向军舰包围过来,这些农奴组成的护卫为了壮胆,不时用手中的枪射出子弹,黑火药燃烧造成的浓烟一团一团地升起,在白色积雪的映衬下特别显眼。载敦看到俄国人竟然不理会自己的要求,反而向自己这方进攻,立刻命令驱逐舰上的舰炮开火,这时大副杭尔济走过来说:“舰长,如果开火不就造成开战事实了吗?到时俄国人闹起来如何是好?”看表情有些担心开炮之后的后果,毕竟最近几年每次和外国人谈判都是自己吃亏,说不定什么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