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回 乘大势绞杀大金 誓雪恨祭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一节

灭夏之战告一段落,大水刚退的中兴府却是不能当作皇帝停驻之地。天子赵惇又返回西平府,再次在西平府衙中召见所有西征的高级军官和官员,安排未尽事宜。

这其中,有对于此次灭夏之功如何封赏,还有上一次的都护禁军刘宝利一事如何处置,当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都护禁军大将军刘宝利为私利而损军,继而阴害他人之事早已查清,天子赵惇下旨将其腰斩,同案之人一并处决,家属流放。

至于西征元帅行营诸臣,对此事有失察之罪,前段时间因灭夏战争紧急,天子暂时搁置不问。

灭夏战争结束,天子下旨:西征元帅行辕诸人因失察导致禁军受损,而且未能察觉刘宝利假报军功、栽害他人,以致冤曲无辜,故理应受罚;此次西征行辕灭夏军功一律不算,将功赎罪。行辕以下诸将及西征文官仍然记功,依例封赏。

此旨一下,连对天子过于宠幸武人烦言不断的儒臣们都十分惊讶:大宋南迁之后第一个灭国之功,还是大宋素来的老对头,如此盖世的功勋只抵了一个失察之罪。

原先以为陛下拖延对西征元帅行辕诸臣处罚是偏心的大臣们,也不得不佩服皇帝果决:这西征行辕中不只有两位帝舅,还有天子最宠幸的妹夫,却一并受罚,没有丝毫宽待。

看来,就算是天子赵惇再恩宠的臣子,只要是有违职责,陛下就绝对不会姑息。

之后,天子赵惇封李纯佑为安命侯,下旨将所有西夏皇族和宗室成员全部移居大宋,迁移宋人进入西夏定居,彻底断绝西夏再次复兴的可能。

为了灭金的大局着想,天子虽然也很讨厌那个无耻的任敬德,却还是力排众议,没有处死他,而是封其为非义侯,养其终身。这样一来,任敬德一家虽然保得活命,却再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只能是安享富贵,碌碌一生了事。

灭夏事了,除留下八支禁军控制新收之地,其余禁军开始陆续撤兵返回大宋境内。

天子赵惇也在一个月后起程回京,因为西夏灭亡,对大金的战争很快就会提上日程,天子必须回京坐阵。

魏郡王赵平,被天子赵惇以为其成家为由绑回了临安。至于成安侯赵义,反正大的战事已经结束,天子倒也不用过于担心他的安全,干脆把他丢给了自己的妹夫任欣德。

西征大帅岳云兄弟向皇帝交还了西征元帅印信,西征元帅行辕更名“西夏管制军司”,负责安抚新收复地区,准备回撤禁军的后勤等等一系列的事务,已经转变为临时的行政管理机构。

岳云兄弟不跟着天子回京,主要是留下来训练精锐骑兵,这可是西征目标中的重中之重,短时间是回不了临安的。收复河湟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建立新的骑兵,而且为了让新成立的骑兵们有战斗经验,干脆拿周围的土蕃人练手。

如今河湟附近的土蕃人都被大宋骑兵给打怕了,离开河湟地界要走上两天才能找到土蕃人,加大了新编骑兵的训练难度。

成安侯赵义年轻好动,早就知道骑兵是平原对决的主要力量,没多久就缠上了两位舅爷,陪着他们一起训练骑兵,向他们学习骑兵指挥的经验。

这事让天子知道之后,倒是很赞成侄子的做法。大宋位于南方,百姓不擅长骑术。自从老一代的将领相继退役之后,熟悉战时骑兵指挥和运用的将领越来越少,根本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应付战场实际的。

金宋之间的决战已经是迫在眉睫,多一个能够指挥骑兵作战的将领,就多一份胜算;何况,至今赵氏皇族中还没有一个能单独指挥骑兵的大将,将来近卫禁军骑兵出征的时候,又得由其他将领指挥,又要让那些文臣们啰里啰嗦的。

为了多一些有实际作战经验的将领,天子赵惇下旨,让临安武校毕业生全部前往西部实习一年,然后才能到其它队伍中任职。至于赵氏宗室子弟,愿意前往西部锻练的,一律放行。他倒是轻省,岳氏兄弟和任欣德却是叫苦连天,被天子这一道旨意给折腾死了!

自从国变之后,能留下来的赵氏宗室子弟,哪一个不是金贵的要命!这么一大票皇亲贵戚涌到西部,光担心他们的安全就可以让人烦白了头发。可天子有旨,谁敢相抗,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接受下来。

任欣德实在是怀疑天子有故意报复他的意思,憋了一肚子火,准备回京之后向着天子发作呢。

西夏已灭,但它毕竟是金的属国,金朝再怎么地也不能看着大宋就这样灭了自己的属国,还吱都不吱一声。

不久,大金便遣使宋朝,责备大宋违反和约,招降纳叛、灭亡自己的属国,要大宋交出任得敬并让西夏复国。

主政的安平王赵适听了金使的话,再看看大金国书,简直有当场狂笑的冲动:国家之间讲的是实力,现在大金已经被大宋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西夏都已经亡国了它再在那里叫嚷,真当自己是天下共主了。

连廷议都没举行,安平王就直接拒绝了大金的国书,以“西夏先破坏和约威胁河湟,大金无力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