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由于陈永华的再三劝谏,冯锡范一案最终没有牵涉太广,但郑克臧的一系列动作还是震动了东宁政坛。为安抚人心,在郑省英的建议下,郑克臧拜郑聪为辅弼将军,拜郑明为匡政将军,这两人自然明白郑克臧的心意,因此以郑温、郑宽、郑智的遭遇为戒,除了偶尔在朝会上充当门神以外,郑克臧即便相召也托故不朝。
除了任命郑氏宗亲辅政以外,郑克臧还对东宁现行的爵位体系做了改动,在明制原本的公、侯、伯三等之外,按卫所世官制度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正千户、副千户、卫镇抚、百户、试百户、所镇抚等九等计爵。
其中公侯伯三等均为世爵,而指挥使以下九等为显爵,世爵传承、显爵荣身。除了之前已经授予的侯爵、伯爵以外,今后再要授爵必先从所镇抚开始授起,逐次递转直至世爵,世爵非绝嗣或大罪不除永为东宁屏障。
虽说东宁各爵均不授土,自所镇抚以上只是按各爵位级领有的食邑数目折算薪俸(注:宋制,一户实封折三百文一年),但由于郑克臧宣布而今正在与清虏隔海对峙因此民政财税也算军功,因此这一次自陈永华、郑省英以降共册封了包括两个指挥使、十一个指挥使同知、十八个指挥使佥事在内的一百三十二员显爵,这就让原本没有希望成为世爵的众官对未来也生出了不小的希望来。
然而这么一来童子军中原本沿用的卫所官制就需要变动了。于是郑克臧顺势自超品的招讨大将军之下,以历代武散官及明代武勋官为基础设置了包括正一品的上将军、从一品的将军、正二品的副将军、从二品的轻车都尉、正三品的骑都尉、从三品的骁骑尉、正四品飞骑尉、从四品云骑尉、正五品的武骑尉、从五品昭信校尉、正六品承信校尉、从六品忠显校尉、正七品忠武校尉、从七品的护军校尉、正八品的修武校尉、从八品的保义校尉、正九品的进义校尉、从九品的敦武校尉等新式军阶。譬如刘国轩,他的官爵若用新的说法就变成了金吾上将军(明郑正一品武官军阶)、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明室正一品武官官阶)、总督水陆两师(实职差遣)、武平伯(爵位)。
由于只是改动了军阶名目并不影响郑军旧有的镇将、协统、领班的体制,所以这番改革便很顺利的就被推行了下去,即便有少数有异议的,在一众大佬被新的爵法撩拨的双眼发赤的情况下,也很快沉默下去了。
不过更让全台文武振奋的是,郑克臧宣布原来分给各家的文武官田一律变为私有,代价是所以原本租种官田的佃户将由官中统一授田分遣到凤山、诸罗拓殖,而因此出现的劳力缺口则由官中提供更为廉价的黑奴来弥补。
当然这么一来的话,官中等于又要多支付一笔百官的薪俸,但郑克臧却以租借黑奴为由收取一笔相对于雇佣佃户而言微薄到极点的雇佣费寥作为弥补---尽管有些富裕的官员希望一次性买断,但由于郑克臧希望能以此作为打破士绅不纳税的惯例的第一步,所以自然不会允诺的---至于还有不足之处,郑克臧决定自己摸口袋来弥补
“今年的旱情非常严重。”等好不容易安抚完东宁上下,郑克臧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抗旱工作中,他知道自永历三十五年起遍及台、闽、粤、赣、浙南的三年旱情在异时空曾经是摧毁明郑政权最后根基的自然杀手,因此他决不可能轻易视之。“从现在开始全台上下要紧急动员起来,各卫镇及水师各部应该立刻出动帮助各州县修建水渠、挖深井,工部所属奴工队也先放下府州县道的工程在急水溪、八掌溪、浊水溪、大肚溪、打狗溪等大小江河修坝筑堤引水入渠,另外营田司要立刻组建起来,尽快安排百姓转种番薯、番芋仔等高产作物,余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吃,但大旱之年吃饱肚子为先。”
兵部、工部、户部的郎官们纷纷点头领命,郑克臧关于取消六官分设诸司的事早已经沸沸扬扬了,在这个关系到自己前途的时刻,无论是谁都不想给郑克臧留下一个坏印象。
“户部关于今年丁银减半,明年摊丁入亩的准备做好了没有?”
郑克臧如此问着,此时杨英已经被打发到察言司了,暂时兼管户部并负责户部改制的参议官洪磊自然知道杨英倒霉的原因,因此忙不迭的报告着:“启禀世孙,户部已经和各州县做好了鱼鳞册的修订,明年即可按新的章程收税。”
郑克臧舒了口气,人口是他现在第一关心的要务,免去丁银减少隐户只不过是第一步:“既然弄好了,那就诏告全台吧,苦了那么多年,也该让百姓喘一口气了。”
说到这,郑克臧眉头一凝想起之前的一个疏忽:“洪卿,太仆寺仓、太常寺仓里的存粮有多少,够不够官中的用度,若是大灾之后需要放赈和平粜,这粮食还够不够?”
洪磊眼皮一阵狂跳,郑克臧这话让他很难招架,毕竟他才接手不久有些数据还未落实清楚,所以他不得不用目示意身后的户部郎官们,员外郎蔡济上前一步:“世孙,太仆寺仓、太常寺仓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