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当时年少,萧庆之与太子和诸皇子都拜在纪大学士门下读书,读得最好,最聪明的,纪大学士最喜欢的都不是他,但他十三岁那年就作出了纪大学士都拍案叫好的《御林春雪》。//访问下载TXT小说 WWw.ops8.cOM//那一年倒春寒,冷得厉害,正是青苗拔节时分,十五岁的小少年与太子一同赏雪,写下了这首诗,连市井百姓都能记得题记里那句“愿三春白雪,吹不彻百姓衣裳,冻不坏五谷杂粮”。
十五岁就写“东君不解人间事,却把稻花换雪花”的少年,十七岁那年在众人异样地眼神围观下,毅然投军。此时京城百姓才忽然记起,曾经年少的萧庆之不但十五岁就能写让人拍案叫好的词赋,还在投军数年内屡立军功。
“老天爷真是他亲爹,出身高,学问好,还能排兵布阵,运气似乎很强大。”某位大人在“忆当时晋城侯年少”之后这么跟身边的人说道。
“有个好爹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得当妈的不拖后腿,看看他弟弟就知道。晋城侯啊,那是拖陛下的福,他爹看得远,知道当妈的会毁儿子,早早就把长子送到陛下身边。宫里那是什么地方,能活下来的都不是普通人,何况还能活得这么风生水起。”东林派系最近对萧家人很头疼,萧家固然是士族,固然可以算东林派系的人,但萧家一直游离在东林派系之外,却也不亲近西南派系。按说夹在中间难做,像纪大学士那样的都撑得很辛苦,但萧家。尤其指晋城侯府,简直就是块溜圆的石头,让人下嘴都得先想想自己的牙口是不是够强悍。
东林派系的官员坐在一块,最近就在商量怎么应对。萧庆之虽然不是主考,但督考也是会试中很关键的职司,更重要的是。一般做过督考的官员,最后几乎都会走上文官之首的道路。
如纪大学士,纪大学士在不是大学士之前,连着做了六届督考,最后荣升翰林大学士,成为文官领袖。再比如纪大学士之前的林大学士,也是连着做了几届督考后。走到了大学士的职司上。
“陛下,是不是也太看得起萧庆之了,他如今也才二十二,陛下难道要他在四十岁之前就成为大学士吗?”这也太骇人听闻了一些。
“萧庆之不是不行,得看萧梁会不会给儿子铺路。”东林派系可以看着萧庆之走向成为大学士的道路。前提是,萧梁不要和整个东林派系作对,更不要试图在会试之后,削弱东林派系在朝堂上的人手。
一时间,东林派系的官员纷纷点头,只要萧梁会做,他们自然也不会拦着萧庆之奔向他远大的前程。但是,萧梁如果不会做,就别怪他们打压萧庆之。陛下教养,太子手足,未来栋梁又如何,只要触及了不该触及的东西,那就会被打入深渊。
在文官们商量着怎么对付萧庆之的时候,会试开始了。士子们在门口过了检查之后,从左右两门进门贡院。中门大开,主考和督考坐在贡院院场上,监督整个检查的过程。这届的主考是已经退职入阁的原尚书侍郎钟右邻,这位纯粹来镇个场,打个酱油。
不过,老而不死谓之贼。不过钟阁老没算计那么多,他现在很哈皮。有当年文采风流的武探花陪着喝茶,还能看着那么些年轻士子进贡院会试,心里别提多美:“且说,子云当年是武试第二,可有想过再行文试?要是愿意现在也不迟嘛,老夫替你写个荐表,立马让人送到御前,陛下想必会批准。”
这无事生非的主意也就穷极无聊的钟阁老想得出来,随便换个人来也不能提这么馊的想法出来:“阁老,您这就是在取笑我了,积年不读书进学,哪里还敢与天下士子以文章论英雄。”
“别啊,我是认真的。你看你最终要走上这条路,没个正经的名头行不通,名不正则言不顺,陛下把你推到这条道上了,你选择不了,那就只能让自己更光明正大一些,更安稳牢靠一些。”钟阁老是真惜才,也喜欢萧庆之这小小年纪写出《御林春雪》的年轻人。
……
没有比这更缺德冒烟的想法了,萧庆之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缺德冒烟这四个字是最近玉璧骂他的,他觉得这四个字骂起人来还挺不错,于是就借用了:“钟阁老,您别忘了,您刚才已经把考题告诉我了!”
“嘿,你知道考题又怎么样,你比他们早知道多少,你事先准备了,还是事先翻书了?”
跟钟阁老说话,萧庆之略觉得郁闷,端起茶来喝,不再接这茬,免得到时候钟阁老真上表去宫里让他参加这届会试。钟阁老也不想想,他连县试都没考过,哪有直接就能考会试的。
贡院门关上后,不考试完不能出来,玉璧觉得十分恐怖,一个人要面对整个宫廷和整个侯府,萧庆之去轻松刷副本了,留下主线任务让她一个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