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 火焰巨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黑丁格,是阿卜耶已地区的一个边境小镇。

    整个阿卜耶已地区,一片战乱,可这里却相对的繁荣,极少受到战火的波及。

    不为别的,因为这里是一个石油重镇。

    如果黄昏时分,地平线上,小镇的黑影轮廓中,还有大量磕头机的影子。

    在黑丁格镇外的大片荒原上,有大片的油田。

    此地已经建立起基本的采油规模。

    而且关键的是,北苏国石油输送的生命线,大尼罗河输油管道就途径这里。

    这条大尼罗河输油管道,贯穿南北苏国边境线,向北途径科尔多凡大片油田,喀土穆,北抵苏丹港和红海。

    不仅是北苏国要使用这条输油管道,便是南苏国,境内开采的石油,也要通过这条输油管道才能运输出去。

    让两国一直扯皮的石油过境费,由此而来。

    黑丁格,现在在支持北苏国的米塞利亚族控制之中,驻扎有北苏国第九军109师的382团。

    北苏国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排不上号,在非洲更是倒数。

    北苏国建国很早,有原苏旦的大批遗产,还算是建立起了基本的陆海空三军。

    当然,这里面水分相当的大。

    空军,基本是个笑话,几架米格29那就算高配了,更多的还是国内出口的7爷。

    这玩意儿便宜,国内不要了,出口换成美刀,拿回来开发四代机,这生意,做的相当美。

    更先进的战斗机根本没有,毕竟三代机,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同胞而言,还是太贵太贵了,拿淘汰的二代机充充门面,国庆时从天上飞过,振奋一下民心也就足够了。

    装甲坦克方面,全国十万军队,三百辆不到的水准。

    其中,以永恒的经典t-52为主体,夹杂一些后续型号,59型,72型之类的。

    这玩意儿就是便宜,前苏·联一解体,成吨的飞机坦克,基本都被第三世界哄抢一空。

    而且北苏国也没有任何的生产能力,维修能力,坦克打坏一辆就是一辆,什么时候消耗干净,全部回收,团吧团吧卖废铁。

    当然,还有一些国内出口的少量96式。

    这玩意儿当然好用,战斗力也可观,放在非州大陆上,也是碾压一切的节奏。

    可贵啊,北苏国买不起,一直扯皮,想着拿石油换之类的,而且美帝管的太宽,费尽周折弄来几辆,也只有偶尔逞逞威风,新闻报道上露露面,说些什么击毁南苏国t-72什么的。

    至于海军,那根本就是只有一个名头罢了,这个真没有。

    这些,就是北苏国的基本军事力量,主要还是靠为数不少,十万连军装都没有配齐的军队。

    至于南苏国,如果北苏国还算是有飞机大炮的话,那南苏国就是小米加步枪。

    他们信奉的宗旨是,给每一个国民配上一把ak。

    回到正题,这个驻扎在黑丁格的382团上。

    许多年的战乱,北苏国也基本形成军阀混战,境内各大部族,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势力。

    而北苏国政府采取的策略还是招抚为主。

    在阿卜耶已地区,北苏国正规政府军的势力无法延伸进来,主要的防卫力量,以本地的大部族为主。

    黑丁格作为米塞利亚族的控制地,防卫的部队,当然也是他们的武装力量。

    这个382团就是,空有团的番号,但要人没人,要装备没装备,没有统一的军装,全团五百多人,跟卫国解放阵线差不多,都是挎着ak和rpg,开着皮卡游荡的风情。

    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黑丁格镇,保护北苏国政府在本地的石油开采。

    ……

    薛建新今天起了个大早,跟租住的房东米莉大婶打个招呼,便出了门。

    黑丁格的清晨空气还可以,不过空气中还是能够闻到若有若无的石油气味儿。

    这种气味儿,薛建新闻的多了,也闻习惯了。

    他是油井上的工人,冀北省人,去年出国来到北苏国的。

    远离家乡,奋斗在国外,日子很艰辛,可薛建新自觉还支持的住,没法子,生活所迫,老婆有肾病,要透析,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孩子一个要考大学了,一个还在上小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国外的工资高,特别是北苏国这种有战乱的地方,工资还要更高一些。

    要不是这样的话,薛建新也不会来,上个月,他的一位同事,是个本地人,就被人游击队给打死了,那种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