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演示,特别是在有限空间内的气象演示,是一项极其复杂而且难度相当大的工作。它和天文馆里的天象演示不一样,天象演示一般都是日、月、星辰的显示,大多是静态的,即使动,也是速度很慢的徐徐微动。而气象演示就不同了,它要表现出气象、气候的各种要素和特征,如气温、气压、风力、湿度、雨雪、雷电以及大气变化机制、气候形成过程和发展速度等等,都要演示出来。
前些年,虽然有些科技先进地区的气象研究单位,曾试探把热带风暴观察资料输入先进的数值模式中进行研究,目的是想在室内获得风暴的路径、强度等变化过程,从而做出准确的预报。但是,许多风暴的突变过程、细小的结构和变化机制根本无法模拟出来,甚至连风暴的一些突变路径和已发现的重要结构都无法处理——因为真实的大气波动是通过激发源形成、在介质中传播并有一定的物理规则的,特别是大气波动叠加形成异常的气候现象,是无法模拟出来的。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在有限空间里的气象试验有很大程度的突破,因此,环球气象组织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气象实验馆地下建造了一个规模空前、技术超前的气象演示厅。不过,这个设备齐全、仪器先进的演示场所竣工以后,一直没能发挥作用。现在,医天小组要启用这个地球上唯一的、专为气象研究用的巨型设施,绝对是人类气象史上的首次尝试。
黄炎厚比谁都清楚:他们要搞的气象演示不同于常规的气象演示,因为他们要在演示过程中使用隐蔽物质和散化核能,这是前所未有的内容。要在这样的设施中搞这样的气象演示,不但要精通气象学和气候学,不但要有一定的气象观测经验,而且还要掌握各种隐蔽物质的属性特点和变化规律。他们这个团队虽然具备这个条件,但因为是首次探索,心中仍有七上八下的胆怯感。
现在,他身边虽然有几位得心应手、无可挑剔的科技精英,但他们都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复杂多变的气象演示工程。琳达和苏菲的气象知识虽然能达到一般气象工作者的水平,也有几个月的观察实践,但毕竟是“半路出家”,基础不牢,功夫不硬;石原秀蕙和郑汉仁、特别是约瑟夫,虽不能说他们对气象、气候一窍不通,但毕竟是外行。不过,他们有他们的特长,他们对仪器、设备、对大气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磁以及波、线、和各种隐物粒子、核能利用等方面,可以说是无人可超的。
话又说回来,只凭他们几位与黄炎厚组合,还无力完成气象演示工程的设计、指挥、观察、操作、等工序,如果吉姆回来,这个局面就有所改观,因为他不但精通气象学、气候学的全部理论,而且还有丰富的气象观测经验,如果再聘请两位气象专家,就完全可以满足演示过程的需要了。可吉姆和莉莎正在实施气象飞盘的改进和试飞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顺利回来呢!
6月28日下午,QX-21气象飞机顺利降落了。吉姆和莉莎先后从机舱里走下来,看到黄炎厚带着同伴们大步流星地来迎接,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热浪。大概是女性柔情充沛的缘故,莉莎突然流出了眼泪;当她在吉姆后边拥抱黄炎厚的那一瞬间,却情不自禁地说出了一个短语——“好想你”。
短语的音量虽然比蚊虫飞舞的分贝大不了多少,但黄炎厚还是真真切切地听到了。他的目光在她面部停留一刹那,然后轻微地点了下头,小声地吐出两个汉字:谢谢!
黄炎厚向场地负责人布置了具体工作以后没有离开,就在现场看着员工们把机舱里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气象飞盘部件和其它物品一件一件地卸下来,然后又一件一件地运进仓库,又看着吉姆把飞机缓缓地开进库房。一切办妥之后,他才与同伴们乘车回生活小区。
当晚,医天小组的八位成员聚在一起,亲亲热热地相互关照一阵之后,不约而同地又讲起了几天来一直谈论的老问题——在气象演示中能不能使用和怎样使用隐蔽物质和散化核能的问题。
琳达告诉吉姆和莉莎,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琢磨、争论好几天了,最后一致认为:如果不使用隐蔽物质和散化核能,那种单纯的气象演示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演示厅虽然没有能隔绝隐物粒子外逸的特种材料,但它却是隐物粒子走出密闭空间、迈向大气层的一座桥梁,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探索,都是一种进步,都是……
吉姆和莉莎边听边点头,偶尔也说出他们的看法,并提出一个致关重要的建议:演示厅内的布局、定位和操作模式,一定要符合新飞盘的实际状况。
未了,黄炎厚说:“运回来的气象飞盘部件暂时不着急组装,等气象演示结束后,根据今后的任务再商量飞盘组装的事情。我们马上就要进行的气象演示,实施方案和程序设计已初步形成。现在,吉姆博士和莉莎博士回来了,你们再推敲推敲,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准备到环球气象组织去聘请两位气象专家,然后我们再细致磨合一下方案,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聘请两位气象专家?”吉姆问,“你和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