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 东宫科研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回到宜春宫的李承乾,当即令人召集三监的管事来东宫报到。

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可是汇聚着大唐最顶尖的一批匠人,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技术员,其中不乏高级技工。

“咳咳,本宫今日将诸位汇聚于此,却是有要事相托。”李承乾来回踱步,打着官腔道。

“人们都言‘士农工商’,本宫以为不然。”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器,则是由工,也就是在场的诸位研究制造的。”

“我华夏自蒙昧中走出,靠的就是工,从刀耕火种,到以犁耕地;从树枝石器,到铁质刀具;从……”

“这一切,都是工人改变的。在本宫看来,你们,比那些只知道在朝堂上之乎者也、权衡利弊的士人,要重要的多。”

“现在,告诉我,你们如何看待自己?”

一番话下来,李承乾都被自己说的沸腾起来。

一众匠人,也被李承乾的热血沸腾起来:

“愿为太子殿下效死!”

“行了,本宫也不要你们效死,相反,你们都得给本宫好好地活着,打仗的事有军卒在。”

“你们要做的,就是研制出威力更强,使用更便捷的军备,使我大唐军队,在战场上,所向睥睨!”

李承乾再次蛊惑道。

“刘少监,火药配制的怎么样了?”

身材微胖的刘洪上前一步道:“火药的配制已经成熟,只要材料充足,随时都能配制。”

“好,接下来看看这些,能不能做出来。”李承乾拿出一叠图纸交给刘洪。

看着图纸上画着的火铳大炮,以及文字说明,刘洪两眼放光:“臣试做一批看看。”

“放心大胆的去做,我们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怕你试,就怕你不做。”李承乾借用太祖的一句话嘉勉刘洪道。

“另外,钢铁的产量每年有多少?谁能告诉本宫?”李承乾再次问道。

“臣吴通,回殿下,大概有十万斤。”主管炼铁的匠人吴通回道。

李承乾摸了摸下巴:“才十万斤啊,产能有些跟不上啊。”铁路火车,飞机大炮,哪一个不是耗铁大户。就这产量,做梦呢。

“已经不少了,殿下,这还是轮班不间隙的情况下。”吴通此时觉得这位殿下有些眼高手低。

“你们现在用的不会还是炒钢法吧?”李承乾突然想起来,这是大唐,不是动不动就年产百万吨的后世。

“当然是炒钢法了,这已经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了。殿下难道有更好的方法?”吴通和李承乾杠上了。

果然是技术宅,李承乾有些无语,说不得拿出领先大唐一千多年的只是来说教了:

“本宫偶得两法,一曰灌钢,一曰坩埚炼钢。”

“敢问殿下,何谓灌钢法?何谓坩埚炼钢法?又能出钢铁多少?”听着李承乾口中的炼钢法,吴通有些不明觉厉。

“也就日产百八十吨的样子吧。”这我哪儿知道,李承乾想着,随口说了一个数字,想来也不会差太多。

“这,这……”吴通被镇住了:“殿下说的是一天?”

“没错,一天,百八十吨。”李承乾伸出一根手指。

“殿下,这种方法可否……”吴通激动地浑身颤抖,双目发红地看着李承乾。

果然是技术宅,李承乾想着,又自春兰手中拿过几张图纸:“拿回去看看,掌握不了灌钢法,就回去养老吧。”

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图纸,吴通的激情退散了些:“臣领命!”

“你们虽然分属三监,但是本宫如今统理三监,所以,你们也算是我东宫科研院的人了。日后,除了三监会派发给你们工钱,我东宫也有。”

来自后世的李承乾,深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多了一份收入,还怕你们不给我好好干?

“臣等谢过殿下。”一阵拜谢声传来。

“行了,都忙去吧。那个刘少监,过来一下。”将其他匠人打发走,李承乾单独留下了刘洪。

“殿下有何吩咐?”刘洪问道。

李承乾把玩着先前将作监出品的三棱军刀:“这玩意儿,是匠人们一锤一锤打造的吧?”

“是啊。”刘洪有些疑惑,军械不都是这样打造的吗?

“本宫问你,可有什么东西能够耐高温,而且铁水也烧不化的?”李承乾想了想道。

“不知殿下何意?”刘洪还是一脸迷糊。

“模具知道吗?铸钱用的模具?”李承乾直接了当的开口。

刘洪一头雾水:“殿下难不成要铸钱?”

李承乾摇摇头,摇了摇手中的三棱军刺:“本宫想着,如果有这种东西,照着它的样子,铸成模具,然后只需往里面浇铸铁水……”

随着李承乾越说越多,刘洪的眼睛越发的亮:“这是个好办法啊,臣回去试试。”

“去吧去吧,别让本宫等太久了。”李承乾摆摆手。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