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六章 帝范(求月票打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高丽很快败了,这一败便是亡国!高丽损失了足有三成的人口,一部分是因为战争,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意图反抗,李世民下令屠城,抵抗者自然是一个杀字,剩余的也被杀了一成。

    泉盖苏文国破之日在高丽王公自焚而死,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被俘,另一个在逃跑过程中被几个小兵给干掉了,实在是有些丢分。

    高丽一亡,大唐的目光看向了百济。百济慌了,可是天下从来没有后悔药卖,如今,他们只有面对。

    百济跟高丽比起来就是正宗的软柿子,因此,大唐轻松了很多,已经可以预计,朝鲜半岛上的三国成为大唐的一部分了!嗯,你说新罗,新罗如今是女王当政,赐个婚,将哪个皇子“嫁”过去,然后,还不是姓李么?

    不过,李世民还是提前回来了!不是因为别的,比如说是志得意满什么的,而是因为他旧疾复发,高丽那边根本就不适合疗养,只好先行返回。

    李世民清楚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人力终究有时而穷,即使无奈,也是无计可施。===

    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相处时间更加长了,李世民开始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并且告诉他一些帝王之道。

    古人的智慧往往不比后人差,甚至,因为他们缺少所谓的科学工具,而更多的依赖于他们的头脑,对于权谋,他们总是擅长的。

    李承乾坐在清凉殿里,小心翼翼的煮着一壶云雾茶。

    李世民斜倚着矮塌,微笑着说道:“乾儿,很多时候,你很想你母后!她也喜欢摆弄这些!”

    李承乾一愣,很快微笑起来,说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这样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赞许道:“没错,作为帝王,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境,是非常难得,却是很必要的!”

    “儿臣请父皇训诫!”李承乾低头道。

    “就我们两个人,也就不用太多礼了!”李世民脸色很好,他神色很轻松的说道,“其实,做一个帝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君主,那实在不是什么困难地事情,但是要做一个明君,就很难了!”

    “隋炀帝杨广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才华横溢,英明睿智!”李世民感慨起来,“说起来,他应该是朕的表叔。起初对我们一直是很好的!起初登基,除了在女色上有些把持不住(李承乾心里翻了个白眼,说起来,李世民自己也没能在女色上把持住过!),还算勤政英明。他修建运河的初衷也是好的,是为了南北的沟通,只不过,他太过急功近利了!后来,几次征伐高丽的失败。加上国内的动乱,让他无力回天,干脆就自暴自弃,奢侈骄逸,也听不进别人的话了!其实。他心里头什么都明白。只是无力改变而已!”

    李承乾若有所思,这时候。茶壶中地茶已经好了,李承乾提起茶壶。往薄胎青瓷地茶杯里斟上茶水,奉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伸手端起茶杯,嗅着茶香,脸上神情依旧淡淡:“为君之道,素来如此!杨广一步错,步步错,最终无可挽回!”

    李承乾微微一笑:“儿臣以为,炀帝不过是祸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一生,也算不枉了!”

    “这评价确实中肯!”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作为一个明君,首先考虑的便是民心的向背!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年秦始皇是何等雄才伟略,短短时间便灭掉了六国,一统中原,然而,秦朝不过二世而亡,不能千秋百代地传承下去!就是因为秦法严苛,压根不是原来的六国遗民能够承受得了的,汉初,为了修生养息,不得不采用黄老的思想,无为而治,才让汉朝恢复了繁荣。然后,黄老之治又不适用了,因为匈奴的威胁,不能再无为下去了,需要进取,然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地儒家被改头换面,成了主流!”

    李世民继续说道:“这边是国家的需要了!儒家一直能够受到重用,便是如此!人民,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是君王统治天下的根本。===君王治国,应当宽宏大度,足以兼容并包万物;用心公平持正,足以明辨是非忠奸。但是,这又不是绝对的!乾儿,你监国多年,须知天下没有绝对的正确与谬误,也没有绝对的忠奸!比如说裴矩,往好听了说,他是明辨是非,很识时务。事实上,你也可以认为他就是见风使舵的小人!魏征他做了一辈子的直臣,但他最想做地还是良臣!他一直是朕手中的一柄利剑,朕有很多人可以用来治国,但是,像他那样的却很少,因此,他就只能做直臣!”

    “君子和小人都是要用的!只要你用得好!”李世民叹息一声,“百姓宁愿自己的父母官是个会做事地小人,也不喜欢自己地父母官是个只会空口说白话的所谓君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