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正德北归
正德看着朱厚煌的书信,说道:“看来,煌弟在南洋过的非常精彩。”
正德面前的不仅仅是是朱厚煌的书信,还有很多锦衣卫密保。如果朱厚煌在这里,就会发现这些林林总总的书信,从各个方面描述东雍。
对东雍的描写可以说细致入微。甚至比朱厚煌本身对东雍的了解还详细。
正德说道:“朕恨不得心向往之。”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如果没有陛下的支持,雍王殿下又怎么能做到这种地步?”丘聚笑眯眯的说道。
正德冷笑一声,说道:“朕今生将南洋收入领土,朕死后也能称武吧。”
正德最近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压力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正德在江南乐不思蜀,不想回京,无数官员前仆后继的向正德进谏,要正德回到北京主持大局。
第二方面就是东雍的发展。
如果东雍如云南沐氏一样,这些文官只会嘀咕几句不会说什么的。但是东雍偏偏不像是云南沐氏那样安分。
在东雍不过数年,几乎没有一年没有军事行动。
而且这军事行动越来越大,甚至攻击安南,与佛郎机交战,这样的战斗不能说是小规模战斗了。
当东雍进攻安南的时候。
正德这边就被奏折的淹没了,无数人都奏折都在正德这边状告雍王,擅开边衅。朱厚煌种种作为在他们的眼中都格格不入。
作为有过靖难之役前车之鉴的大明朝,一个强大的藩王,拥有军队的藩王,对大明来说,就是原罪。
正德一直压着,但是也不行。
“陛下英明之极,武功之在太祖成祖之下,必为后世子孙所敬仰。”丘聚笑眯眯的拍着正德的马屁。
正德说道:“这件事情,你安排下去,让北京那么选几个精湛的炮匠送往东雍,再从内库之中挪十万?不,二十万两给东雍。算是赏赐雍王,并名雍王为南洋都护,统率南洋诸蕃。”
丘聚立即说道:“是。”
正德的命令前半部分没有问题,不就是区区几个炮匠而已,皇帝的中旨就可以了。但是下旨赏赐雍王,并封雍王为南洋都护,却需要从内阁走上一圈了。
只是在内阁的时候,出了问题。
内阁大部分人都在北京,在南京这边的的都是以杨廷和为首。所以这一封中旨就要在杨廷和手中过上一遭。
杨廷和看着手中的旨意。皱起了眉头,说道:“派人去找邱公公通报一声,说我要见皇帝。”
杨廷和作为皇帝信任的内阁首辅,有很多的特权。比如随时能见皇帝。
正德正在水边垂钓,说道:“杨先生你来了。”
杨廷和说道:“臣拜见陛下。”
正德说道:“杨先生来见朕,有什么事情吗?”
杨廷和说道:“老臣来此,是有一事与陛下商议。”杨廷和一边说,一边将正德传到内阁的纸条,说道:“封雍王为南洋都护之命,臣恕难从命。还请陛下三思啊。”
正德说道:“雍王弟在南洋,大展我大明的威风,将南洋收入大明版图。如此大功如何不赏,朕不过是给他加一个头衔而已,有什么不可以?”
杨廷和跪倒在地面上,说道:“陛下,自成祖以来,历代先君纷纷削藩。就是为了长治久安,藩王势大的非国家之福,故而历代先帝,都将藩国削平。才有了如今的长治久安。陛下不能因爱一弟,而不爱天下。”
这是所有文官所想的事情。
藩王势大,非国家之福,这个道理至少在中国早已有了定论。柳宗元做封建论,彻底的否定了封藩建国之理。
成为历代士大夫坚持的主流。
正德说道:“南洋非中国之土,因雍王而入中国,如雍王能续而治之,则百年之后,为中国之府县,不亦可乎?也算是有大功于中国。”
杨廷和说道:“如今雍王立足不稳,不过有数万之众,战舰百余而已。就四处征伐,如果数十年之后,雍王如前汉吴王。用兵数十万,战舰千艘,若雍王心生不轨,则江南非陛下所有。
请陛下三思啊。”
前汉吴王就是汉景帝时的吴王刘濞。刘濞在刘邦的时候,封到了吴国,他刚刚到了吴国的时候,吴国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而且项羽支持者都在吴国这一片,所以吴国对汉朝来说,是一片充满敌意的国土。
但是吴王努力很强,一直致力于恢复生产。并且这样镇压江南的叛
手机支付宝搜索
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