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八十九章 血之红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本章节来源 WWW*69ZW*COM请到*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谢上帝!清朝军队终于来了,感谢上帝!阿门!

    一群法**官和传教士在胸前划着十字,相互传递生最大的喜悦!

    他们几个月曾经以这样的兴高彩烈欢庆把清军赶出北宁,而现在这些人又以同样的欢天喜地欢迎清朝军队的再次进入,仿佛几个月前的这些野蛮人现在突然变成了天使,是文明世界最好的朋友!

    这完全是形势使然,自从尼格格里将军领军回师河内失败,残存在北宁一线的法军就只剩下了一个加强营的规模,区区七百人而已,此外加上几百名土著步兵和若干天主教民团。(->//

    在历史上,同样规模的法军曾经死守宣光,对抗着整个黑旗军和两万军的围攻,可是在这个时空,他们却被兵力不大的黑旗军打得连家门也敢出,生怕有失,这些兵力完全无法保障整个北宁的安全。

    事实上鉴于形的转变,远征军司令部甚至还曾经想直接放弃北宁,把所有的兵力调回河内参加守卫战斗,最后却现这些兵力根本干不了什么。

    现在好了,天使一般的大朝军队终于来了,而且一来就是十几个强大的步兵营,他们迫使黑旗军停止战斗行动,转入了防御状态。

    “感谢上帝!清军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王将军将受到我们最大程度的欢迎!”

    对于王德榜,他们已经准备了比旗军丰厚一百倍地礼物,别的不说,光肥猪就是一百五十头,面粉四百袋,肥牛十头……

    “只要王将军加快行动,我可以提供十万墨西哥银圆的特别军费!”

    ……

    “王榜前军已经进入北宁?这个冒冒失失地家伙!”

    鼎新对于王德榜看得并不顺眼。这个家伙太自大了。以致于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最不能容忍地是他甚至不把潘鼎新放在眼里。

    只是事成定局。潘鼎新只能把这当做一件好事:“王德榜前军已入北宁。那么我们也要上去了。元春。你怎么看?”

    接话地人叫苏元春。是广西出身地名将。也是中法战争清军顶梁柱一般地人物。在历史上。他挥地作用可以与刘永福相提并论。屡次让法军受到很大打击。远远超过了只参加了镇南关扫尾战斗地冯子材。

    即使是镇南关战役。日后上表奏功。苏元春也是名列第一。只是后来晚节不保。被历史研究所忽视了。而现在他就是潘鼎新地命根子。

    不过苏元春的心底,也是看不起黑旗军这些长毛余党:“虽然孟浪了些,却也是一桩好事!”

    他的父亲办团练,结果被太平军所杀,苏元春因此立志复仇,入了湘军,随席宝田从征,但是他与湘军地关系却不象王德榜那般密不可分,只能算湘军的旁枝,本身又不是湖南人,因此才能与潘鼎新一拍即合。

    他心底既然对长毛余党看不起,便生了几分轻视之心,而他自统的五营精兵更是以健旅自居,因此对于兵进北,并无太大冲突。

    他唯一不平地是,王德榜既不与他联络,又不请潘鼎新,就立即出兵北宁,这根本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但现在事关重大,他也只能暂时从权计议。

    “北宁富庶,昔日入越两路防军数万人皆得此寄食,北宁一失,我军则只能就粮内地,空耗粮饷,今天我军已得十足军饷,将士用命,又得北宁粮仓,如何不胜?”

    他说的却是实情,北越的粮仓除了沿海地区,大抵只有河内、山西和北宁三处,河内在法国人手里,山西是黑旗军的地盘,以往清军所得只有北宁一地。

    北宁不失,清军可以就粮当地,最是方便不过,北宁失守之后,清军一切粮饷供给,都要自内地运来,其中消耗不计其数,现在王德榜光复北宁,正是一桩美事。

    何况对于潘鼎新来说,再入北宁就代表着这支军队地粮饷完全可以解决了。

    事实上,潘鼎新也没有想到军饷竟是如此轻松解决了,他虽然上一任就凭借自己的老关系弄到了七十万两的饷银,又从李鸿章和张树声手上弄到了大批军械,但大朝打仗,从来就是依赖于军饷二字,有饷则胜,无饷自败,这是整个大清朝二百年不变的真理。

    七十万两银子看起来虽然不少,但是真正开销起来,却不够几个月,其余的,潘鼎新只能依赖各省各处的协饷。

    清朝地这个财政体制,是没有什么财政预算与决算的概念,战事一开,除了从内帑调出几万两救急之后,往往能用地手段就是指拔,指定某省某海关调几万两银子到某军阵地,且不说其中关节无数,就是这时间都耗费不起,更不要说各省都是千方百计逃避这种协饷的责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