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鞭炮声响,锣鼓喧天,北京城最显眼的地方前门大街上热闹非凡,舞狮子踩高跷,各种民间曲艺百花绽放,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划“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老百姓们并不知道公司为何物,也不明白这个国家发展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但是他们却知道这家所谓的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是老板就是我,如假包换的李开阳,那个被称作神医的李开阳。
民间很多人都将我形容成奸商,我哪里奸了,不过是贪了一些么。可是我绝对不曾贪污受贿,所有的官员都有薪水,唯独我一文不挣,再不让我开上一家公司那简直赔大了。为了提高我的声誉,树立一个勤政爱民的形象,也为了树立一个胸怀天下,大公无私的形象,更为了突出我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操,我从前在江南行医,制止瘟疫的事迹经过不断的渲染和包装如今已经天下皆知了。
李开阳能制止瘟疫,李开阳能济世救国,李开阳能乐善好施我的好名声也同时名扬海内,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造势,树立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成立集团公司的事情我很早就在筹划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需要强大而稳地的财力支撑,但是一切都靠行政命令显然不行,要发展商品经济就要遵循市场规律,但是又不能任由商人低买高卖,囤积居奇,所以成立一个大型财团十分必要。
当整合了朝鲜,辽东,山东等地资产的“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后,国有资本主义呼之欲出,更确切的说是由我李开阳控股的国有资本主义。
“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兵工、粮食、矿业、海运、制药等多个门类齐全的子公司,几乎涵盖了国民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在当今的乱世中成立这样一家公司是十分必要的,他将负责调控占领区内所有生活物资以及军工产品的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也调解物价,将涉及国计民生的主脉络掌控在自己手中。
公司里我是大股东,现在整个中国或许我是最有钱的了,到底有多少钱我不知道,负责主管我的所有财物的海兰珠也不是很清楚,她只管不断的扩张我的企业,但是收入到底有多少她跟我一样是个对数字迟钝的人。
总之我肯定是最有钱的了,其后才是邓家、朝鲜李氏、福建郑家、朝鲜张氏等一干庞大的家族,为了有效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从此家族企业将逐渐淡出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所有参加“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都将按照出资的多少得到合理的股权分配,整个公司的运作都将由专业的人员去负责,各家什么也不用干就可以坐着收钱了。当然若是闲不住可以利用手中的分红或者是其他闲散资金经营额外的企业商号,一旦这些企业商号上了规模和轨道并且效益显著,可以申请由“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并入集团内部,并按照比例重新划分在集团内部的股权。
这无形中鼓励了很多家族的年轻人凭借家族的优势出去闯出自己的天地,以证实自己的价值所在,当然也有人对于不断的扩展乐此不疲,其中自然是有赔有赚,但是“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只吸收优良股成为不变的经营策略。为了保证整个公司的健康发展我聘用了大量的理财高手,实行责任考核制度。这些人将根据子公司的年终业绩分得比例不同的奖金,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那些经营不良的子公司也将受到警告或者是撤销管理人的处罚,一切都是为了健康的发展。
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使得集团大楼雄伟肃穆,可以说这桩大楼凝集了朝鲜和辽东多年来在建筑发展的所有先进技术,集中西建筑精华于一身。楼高三层,每层的框架三米高,占地面积足有五万平方米,堪称举世瞩目,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也都是从各地精挑细选,按我的话说就是不怕花钱,什么好用什么,一定突出“国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集团周围的所有地皮也都为我收购,在这里将建起一座超越这个时代的建筑群,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将成为各地的榜样和国家的象征,就像平壤一样,这一切都有来自平壤的设计师亲自设计,并且由我派专人负责,与此同时北京城也进入了整体改造,旧有的各种棚户都将被彻底拆掉,整个北京将被划分为东南西北以及中央广场五个区域,设施生活排水设施,防治瘟疫的爆发和流行。
自然了我心目中的**是一定要保留,两侧的长安街也要铺筑,整个北京的改建工作将是世界上最为浩大的工程,所有的资金除商业用地以外将都由国家统一划拨,从北方征兆十万的民工于一年内建造出雏型,三年内形成中国新的文化、政治中心。
开始这样浩大的工程并不是为了炫耀我的功绩,事实上潞王的地位还没有被所有人承认,他目下还留在徐州,继续他的徒有其名帝王生活。四处狼烟未消,之所以这样无非是为了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