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 故弄玄虚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1624年夏秋之交,荷兰人在明军的压力下撤出澎湖,转移到台湾大员(今台南安平),在台湾建筑“热兰遮”和“赤嵌城”两个要塞,侵占了台湾南部地区。同年荷兰、西班牙两个殖民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台湾的统治权,发生战争,荷兰得胜,独占了整个台湾 ,这是历史上台湾第一次为外国人占领。

    郑芝龙是在1625年接收颜思齐部开始在台湾北部发展,本来跟荷兰人是一南一北互不干涉,但是经过四五年的发展,郑芝龙势力逐渐庞大,消灭了了漳州的许心素后接受明朝的诏安,将部属和力量渐渐撤出台湾集中于福建,这造成了台湾的权利真空,也使得荷兰人得以真正占领整个台湾,郑芝龙的势力被彻底逐出台湾。这是他自己放弃,当时台湾还处于尚待开发阶段,郑芝龙并没有预见到他的军事和经济价值,如今交了惨痛的学费。

    到达厦门当日我就和郑芝龙举行了秘密会议,会议是在子龙号举行的,除了郑芝龙以外,没有任何闽粤的将领参加,所以持续了一下午的会议结束后,当郑芝龙踌躇满志的走下子龙号时,所有人都预感到这一次不同往次,因为多日来他们从没有见到郑芝龙如此具有气势而又信心满满。

    “大人,你们都谈什么了,看您这样子似乎很有把握。” 杨天生和郑芝龙从在日本结拜之日起就拴在了一起,所以他说话不用什么顾忌。

    “人英(杨天生字),这些你暂时还是不要多问,回头我自然会告诉你,赶紧准备淡水和食物供应朝鲜海军。”郑芝龙神秘的笑道,弄得众人是一头雾水,杨天生跟随郑芝龙日久自然知道什么当问,什么不当问,领了命令回头筹备。

    新上任的福建巡抚邹维琏此时也在列,对于没有经过他的允许郑芝龙私自和我这个海外“藩王”私自会面他十分不满,可是郑芝龙完全没有把他看在眼里,自从上次遇袭后邹维琏采取息事宁人态度,并且找人与荷兰人疏通送以牛羊后,郑芝龙对他的为人十分不耻。这邹维琏竟然还宣布恢复海禁,两人虽然是隶属关系,但实际上郑芝龙根本不听他的调遣,明朝仅有这一支海军,并且已经成了郑氏的私家军团,邹维琏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此时见郑芝龙什么也不说更是心中暗自记恨,准备上书朝廷狠狠告郑芝龙一个私交外藩的罪名,相信倒时一定有他好果子吃,没准他还能将这支海军收归旗下呢。

    按下邹维琏不自量力在那里寻思龌龊的伎俩不说,却说第二天一早很多人才发现前一天刚刚停靠的庞大的朝鲜舰队此时突然不知踪影,好像人间蒸发一样,港口内的士兵只知道半夜里朝鲜舰队突然起锚,至于去向何方不得而知,这给厦门平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停靠在福建外海的我此时过起了帝王一样生活,真是好不逍遥。不得不说南方的天气却是要比北方好,此时的北方冰雪估计还没有消融呢,而在福建的外海上我正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很多人,包括我的亲卫在内,还是第一次来南方,他们都对这种气候十分享受。除了必要的警卫以外我宣布全船的船员休假,我将这次计划命名为“休假计划”,既然这么叫自然是要让他们休假了,瞭望塔上有哨兵执勤,此时晴空万里,海鸥围绕着战舰飞来飞去,欢快的鸣叫着,似乎欢迎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客人。

    现在所有朝鲜海军的战舰上都配有高倍清晰望远镜,可以比敌人更加预先的发现对方,并且对火炮射击精度进行校正,所以对于偷袭我大可放心。这样的事只会发生在没有配备高倍望远镜的郑芝龙身上,要知道自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之后,朝鲜的光学研究发展很快,这直接导致更为精准和先进的光学仪器应用于医学和军事。

    其实在朝鲜这样的技术很多,最开始是军用而逐渐过渡到民用,当然也有一些技术被永远的尘封。例如最新成立的化学院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制造出了氯气,致使该院数名学生上呼吸道被灼伤,若不是当时我在朝鲜处理得当,这些学生很有可能会落下后遗症。从此氯气这种最初的化学武器被我彻底封锁,当事人也被下了封口令。

    也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受到这样的限制,例如火药,对于火药的研制我可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至今没有理想的结果,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至今就毫无头绪,硝化甘油是什么,我虽然能勉强写出他的化学方程式,可是这个时代又有谁看得懂呢?怪只怪我化学学的太差,不能领导科研人员造出这种举世闻名的炸药来,否则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之类的惰性吸收剂混合在一起,加工起来就方便安全多了,并且威力十足,或许后事也就不再需要诺贝尔奖这样让中国人即爱又恨的奖项了,而是以我李开阳的名字命名的巨额大奖。我眯着眼睛看着甲板上的炮手擦拭着火炮,心中不断意想。

    “干什么呢?”安妮突然一下子从我身后蹦出来,将我吓了一跳。

    “拜托,我的大小姐,我会被你吓出心脏病的。”我扶了扶心口道。很多人都是知道我想问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