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870章:父亲的来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夜深了,刮起了好大的北风。尛說Φ紋網

  已经是腊月,寒风卷着雪沫子往人衣领子里钻,也确实带着刺骨的寒意。

  杨孝礼读完了今天母亲布置的要读的书,本来要睡觉了,一个母亲院里的内侍却忽然跑过来喊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他过去。

  杨孝礼蹭地从床上窜起来,快速的穿好了衣裳便要出门,内侍也很体贴的把一件厚厚的毛皮大氅披在了他身上。

  走到母亲的寝殿,他才抖落了身上的大氅,恭恭敬敬地走了进去,其他的内侍和女使都被赶出了门外,只留下他们母子二人。

  母亲的脸上挂着最开心的笑意,杨孝礼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父亲来信了,也只有每次父亲来信的时候,母亲才会露出这么阳光的笑容。

  母子俩靠在一起,母亲特地把父亲的来信交到他手里,让他小声的念出来,偶尔有几个他还没学过的字,母亲便教他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

  父亲的字写的不怎么好看,却很有特色,有些和他学的汉字还不太一样,不过这并不影响他阅读。

  虽然父亲总是先说一些大事,然后才问候他们母子,但字里行间,杨孝礼读的出父亲对他们母子的思念和关心。

  别的父母给孩子写信会说些多吃些好的,冷了记得添衣之类关心的话,可父亲却总是教训他不要挑食,人间既然有五味,就是要他尝尽各种滋味。

  冷了自然要添衣,却也不要忘记了锻炼,要多吃苦,生活条件太好,养大的孩子都没有多少抵抗力。

  别人的父母都盼着孩子将来长大了大大富大贵,可父亲却说人不一定非要大富大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好。

  杨孝礼觉得父亲疼爱自己的方式有点特别,不过母亲解释说,父亲这样说,才是真的对他好。

  好东西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光知道享受不知道受苦,人的精神意志就容易涣散。

  人的一生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是权力、地位和金钱这些东西,跟随自己的本心,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同样是充实的人生。

  只要他自己不要感觉活得太累就好。

  这一句让杨孝礼懂了,理解的也很深刻,也让他渐渐理解了父亲对他的期盼和疼爱。

  信里最重要的信息,其实是他的大壮哥哥如今已经是大宋的储君了,母亲看了之后非常开心,觉得父亲离实现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杨孝礼印象里已经不记得这位大壮哥哥长什么样子了,还有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只是偶尔在父亲的信件里知道他们的状况。

  他也时常幻想着和他的兄弟姐们在一起玩耍,可惜这些只能在梦里才会实现,所以有时候他也会觉得孤独。

  他并不缺少玩伴,可惜那些玩伴都是契丹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他截然不同,即便还是小孩子,却也像外公那样喜欢打打杀杀的。

  每次看到父亲的信里说他的兄弟姐妹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着,他就忍不住心生羡慕。

  大壮哥哥当了大宋的太子,他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或者说着对他意味着什么。

  不过母亲却告诉他,大壮哥哥的太子之位是实打实的太子之位,而他的辽国储君之位确实极其不稳定的,所以他绝不能放松,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不过他还是有点糊涂了,原来父亲这么厉害,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当了辽国的储君,一个当了大宋的太子,将来如果这两个儿子都当了皇帝,那父亲不就是太上皇了吗?

  这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可父亲却做到了,大辽和大宋,名为兄弟之邦,可百姓之间却并不那么友好。

  他们兄弟俩如果当了这两个国家的皇帝,那么又该如何相处?

  当他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的时候,母亲却笑了,只告诉他现在还小,有些事还不能理解,等将来他长大一些的时候,就会明白父亲的苦心的。

  母亲的确很高兴,似乎比以往收到了父亲的信件的时候还要高兴不少。

  他又问,母亲这次给了他一个让他和感到非常兴奋的答案——他们就快和父亲一家团聚了。

  杨孝礼还不明白母亲是如何得出来的这个结论,不过看着母亲兴奋的样子,他也被感染了。

  等看完了父亲的信,母亲会把信件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藏在一个连他都不知道的地方。

  即便时间已经很晚了,可母亲还是坚持立即给父亲回信。

  像往常一样,母亲亲自研磨,然后在桌子的两头,他们母子俩一人一边,同时给父亲写信。

  母亲下笔如神,好像有很多话跟父亲说似的,一口气就写了好几张信纸。

  可他却只写下了最近他读书的情况,便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母亲写完了,抬起头来看着他面前的纸上只写了寥寥数笔,便问道,“你怎么写了这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