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初秋时节!
往年在这个时候,正是秋收的开始,田园上繁忙无比,一片兴旺的景象。
可是今年……
自从李郭二人反目之后,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双方的矛盾是愈演愈烈,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小冲突,大冲突,引发出一连串的血战,使得三辅之地,遍地哀鸿。
薰俷沉静的站在岐山之巅,目光迷离的眺望远方,心思却是千回百转,复杂的很。
一个谋划了整整三年的布局,所图谋的就是今日之事。
谁都没有想到,贾诩李儒从进入西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杀出西域的全盘计划。
所有人都以为,董俷杀出西域,只有自河西走廊出,进入凉州一途。
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河西走廊对贾诩而言,其实只是一个迷惑众人的幌子罢了。
贾诩从一开始,就把出西域的重点放在了武都。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区,掌控武都的人,是原汉中太守苏固,说起来也曾是董卓的部下。苏固这个人,名声并不显赫,也没有什么过于出众的本事。说穿了,是一个很平庸的家伙。可这样的一个人,能当上汉中太守,很显然也有他的手段。
苏固胆小,为人谨慎。
在治理地方上面,是有一定的水平。只看在他担任汉中太守的两年之中,汉中的人口和税赋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胆小,而识时务。颇懂得变通之道,无甚野心。
这就是贾诩对苏固地评价,并且根据他的这种性情,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
从张掖至武都郡,还有一条通路,就是自池出,走赐支河,穿越星宿海。进入河湟。在这一条路上。有白马羌人腾子驹掌控。加之星宿海是技击士的训练大营,所以早在三年前,刚进入西域的时候,一条直接通往武都的通道,就已经形成。
三年中,贾诩通过与蜀中张氏的力量,在武都布下了一张大网。
由张氏牵头。先和原本是汉中大户阎氏家族取得了联系,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定。
在这中间,出力最多的人,就是在临洮归顺董俷地阎温。
阎温是天水人,可是祖辈却出自汉中,说起来算是汉中阎氏家族地一个偏远旁支。
阎温归宗认祖之后,向阎氏保证,他日若夺回汉中。定会振兴阎家。
事实上。阎家对苏固夺回汉中,早就不抱任何地希望。虽说现在也掌了一郡之地,可说穿了。却是在李郭、马腾和张鲁三方的夹缝中勉强生存,不足以寄托希望。
阎家本非世族,以商发家,算不得名门。
在这一点上,阎家和董家颇有相似之处,所以对董俷也怀有相当的好感。
薰俷在西域的作为,阎家一直都冷静的观察着。早在董俷对龟兹开战之前,正是和董家结盟,并且派出了大批的阎家弟子,至西域进学,实际上就是表明了态度。
阎家第三代长子,名叫阎圃,表字儒宗,年已二十四岁。
对于董俷而言,阎圃这个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其才学,倒是颇受卢植地器重。
“此子,有国士之风!”
这是卢植在出征漠北之前,向董俷推荐阎圃时所说的话语。
卢植是什么人?
那是堂堂的一代宗师级人物,连羊续蔡对他也非常钦佩。他不好评价别人,可一旦做出评定,往往是不会看走了眼。所以,董俷马上就命人将阎圃从太学府调出,出任他大都督府的门下从事。虽然官位并不是特别彰显,可是却羡煞了无数人。
要知道,担任门下从事的俸禄虽然只有一百石,可那是心腹之人才能担当的职务。
阎圃身高七尺六寸,生的面如粉玉,极具丰姿。
此刻,他正站在董俷的身后,也不出声,垂手肃立。
“儒宗,郿县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阎圃说:“主公,尚未有消息传来,但想必不会等待太久时间。军师布局高远,此次和林乡亭侯合作,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断不会出什么差池。河东卫觊突破河水,占领莲勺,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左冯地安危,李贼又怎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薰俷却笑了!
“只怕不是李傕把握机会,而是那卫觊目光高远吧。”
阎圃闻听,也笑了起来,“主公所言不差,河东卫氏三百年大族,地确不容小觑。趁曹操迎奉天子,兵进函谷关的时候,出击三辅,若是谋划得当,这三辅……嘿嘿!”
薰俷听出了阎圃话中之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