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 菜根谈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cp|w:628|h:427|a:l]]](自己手机里的干锅菜根照片太暗,简直毫无亮点嘛,所以用菜根它脑袋顶替。○)

    “孙哥,这次你得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不让我答应老赵。”

    有些人相处的久了,说话自然也就可以随心随意,是为情投意合,莫逆相交……呕!算了还是实话实说吧,孙强这种猥琐款的,根本就不需要跟他好好说话。

    “拜老赵当师傅,你还不如跟老文去学烧鱼。”

    提到赵国涛,孙强脸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嫌弃,不说是看到下水道的耗子、臭肉上的苍蝇那般厌恶,但也相去不远。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方博也蛮无语的——大哥你都这么瞧不上人家了,另找个地儿上班行不行?非要赖在人身边折腾自己,到底是几个意思?

    这m抖的……

    好吧,你爱哪哪,咱们回到刚才的话题,凭毛不能拜师?

    “呵呵,我们先假设老赵是准备收你为徒,亲自带你……”孙强脸上的笑容,怎么看都充满了幸灾乐祸的不良意味:“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王斌跟他学艺几年了?”

    王斌就是赵国涛的入门弟子,拜过师敬过茶的那种,现任三味鱼坊荷线荷王。

    “六年?”

    考虑到孙强笑容里的恶意太过明显,方博尽量把数字往大里猜。

    “六年?哈哈哈,你们大学生啊,就是缺乏社会经验……”

    反正黑赵国涛和黑大学生,是孙强两个根深蒂固的个人喜好,方博多早晚也就习惯了,面无表情随便他自由发挥——大哥,你开心就好。

    笑够了,孙强也不卖关子了,直接两手比划一下:“整整十一年,啧啧,王斌可是还在打荷哟。”

    卧槽,好夸张。

    哪怕按照旧时的传统,刀三火五,八年时间也该出师了。

    “老赵这个人,不仅是做菜不灵光,带徒弟的水平也就那么回事,最关键私心太重,好货都藏着掖着,还怎么指望他去教好别人?自己学艺的时候,老一辈的烹饪大师那是什么胸襟气度?恨不得把所有的本事都传下来,真是一丁点都没有保留。轮到他自己了,什么基本功不扎实,什么火候不到,总之扯皮拉筋的烂事一箩筐,呵呵……”

    孙强点评了一番后,对方博摇头晃脑的叹气,一副还不快感谢老子救命之恩的嘴脸:“所以说跟老赵学艺,那真是自己找坑。”

    好吧,为自己找坑的王斌师傅默哀三秒钟……

    其实孙强之所以阻止方博,理由远不止赵国涛不合适这么简单。

    一个味觉嗅觉俱都惊人的家伙,如果他一辈子只钻研一个菜系,那不是浪费,那是犯罪。

    这种天分,生来就应该去尝遍天下味道,然后把这些纷杂繁复的味道,统统融合到他自己的烹饪里面。

    当然,以上种种,孙强也就是心里想一下,说么,是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狗血扒拉的调调,羞耻不羞耻?

    ……

    被方博“调**教”过的赵总厨,原本枯竭的灵感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就那么朵朵开放了。除了灌汤白玉外,很快就确定下了另外三道参评的菜肴——地方代表菜是君子白刹鱼,民俗菜是金银年肉,创新菜则是一道“菜根谈”,又名霜天什锦菜根。

    听起来都很diao啊有木有?

    除了那个满口乡土味,但同样有着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等等,恍恍惚惚是什么鬼?

    好吧,再说一次,除了那个满口乡土味,但同样有着红红火火喜庆热闹之感的金银年肉,其他两个菜品,简直不可能是赵国涛水平能想出来的。

    更准确的说,君子白刹鱼和菜根谈,这两个菜名是腔调,是文化,也是带有某种自得小情绪的情感,无关“民以食为天”的温饱层面,是真正蕴涵着精神趣味的名字。

    不过美食的秘密被文字遮掩什么的,简直太讨厌。

    孙师傅,求详细!

    话不能只说一半啊。

    “这有什么稀奇的?吕老板参与的菜品定名,老赵当然想不出来这种名字。”孙强故意忽视了方博那满脸的八卦求知欲,显得很不以为然。

    “我不是说菜名,我是问……”

    “怎么做的?”孙强斜睨过去。

    “对对!”方博狂点狗头,附赠一脸的哈巴儿笑。

    “这个嘛,其实我也就咂摸出一点君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