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回来,由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张海洋正式向外界公布由省政法系统联合相关部门等相关人员成功破获元旦节在龙潭县发生的九条命案,特别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表扬参与的办案人员。其中林云枫排在功劳上的首位,其次便就是杨傲及安伟杰等由市、县组成的原专案组成员。
这是林云枫在省里第二次大出风头,虽说都是破获没抓到主谋的大案子,但是短短一年就能成功破获两大重案,在南翼省有史以来实属罕见,经过省里领导的协商,便安排省电视台的法制讲坛节目组的人员下来给林云枫与杨傲两人作个法制专访。
省电视台下来拍摄题材来宣传法制,那是在政法系统最容易出名的好事,林云枫自然当仁不让地配合做好这个法制专访,同时还邀请省电视台法制讲坛节目的人员在金牌大酒店大吃大喝,在临走的时候,还特意给每个人封了五百元的红包。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案子是大家一起破获,其他人只有口头表扬,根本就没实际的好处,而林云枫无非就是专案组的一员,却能与杨傲一起作专访上省电视台法制节目,县公局内部便开始有流言蜚语传了出来,说是林云枫专门以权势压人,把别人的功劳全都拿到身上去。
一开始,林云枫还没在意,但是随着三天时间过去,这传闻也越传越凶,局里的警员见到他的时候都躲躲闪闪,仿佛生怕得罪到他说不准就会丢掉铁饭碗,搞得他全身上下都感到不舒服,犹如坐在火炉上一样。
为了杜绝这种可恶的传闻继续蔓延下去,林云枫就算是挖地三尺,也一定要找到证据把这个嚼舌头针对他放负面传闻的人出来,不然任由这样的人时不时打黑枪破坏名声,势必对以后的升迁口碑有影响。
一般像这样的传闻,通常都是由坐办办公室的机关文员开始,也就是这些人才有清闲嚼舌头传各种八卦,局里的机关人员谁的消息最灵通,林云枫平时倒是没怎么留意,只好跑去询问孙海亮去。
这样的负面八卦,孙海亮向来都不参与或招惹,但是林云枫的靠山来头很大,正所谓有橄榄枝,当官的没人不抓,只是县里都在传闻林云枫这人不好,谁跟他占有点关系,非但不能升迁还得落得下一个处分,比如:“萧天华、杨家等家族。”
孙海亮支支吾吾就是说不清楚,林云枫只好叹气地拍了下他的肩膀,“局里有胆子跟我作对的人,我想没有几个人,其实你说不说出,我心中都有数,就算我找不出证据,我拿下对方也不会有什么冤枉。只是你应该知道我这人向来就比较重视名声,那种乱来事,我是不会乱干,但是惹急了我,不管有没有证据,不等我开口,也会有人帮我处理的!”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高干子弟的优越感就在这里,有的人为了巴结,自然不会等他开口吩咐去查办,就会有人出面维护,到时就会大杀牵连到的人。
孙海亮是局党成员,又是身兼要职的职务副局长,在局里机关的文员跟他私下都有点不寻常的关系,万一被人乱咬的话,恐怕不好办,权衡利弊自然是不能得罪林云枫,他思索了片刻,便应声道:“十三,就算被你知道又能怎样?顶多就是公开作恶,到头来也是得不尝失呀?”
其实关于这个传闻,林云枫也是有所猜测,能暗中放这样传闻的人,无非有三个人嫌疑最大,分别是吴百强、王文华、朱光华等人,其中王文华与吴百强的传闻最大,如今孙海亮这话的言语之意是有小道消息知道是谁放这传闻。
林云枫把办公室的房门关上,轻咳了下,“海亮,你也看见了,在其他部门,我可不敢说大话,但是在政法系统内,我想应该还是有把握把某些事办得妥当,你在县公安局里当副局长已满三年了吧?”
“是,已经四年了。”孙海亮如实回答,突然心中咯噔一响,眼前一亮,立即献殷勤道:“十三,你的意思是?”
“我这人向来比较重视成绩,其次就是忠心直言不讳!”林云枫已猜测到放消息的人大概就是谁,正好这两人被怀疑有违反纪律,如果有证据证实就是这人放出来,那么他完全有几种手段让对方下课,也就没隐瞒,谅孙海亮也不敢出卖他。
孙海亮在县公安局的排名上,除了局长、政委、就数他是第三把手,最有希望接替局长这岗位,再听到林云枫的这暗示,他顿时暗暗欣喜,唉声叹气埋汰王文华不能胜任县公安局局长这个岗位,“县里的治安确实是有待改善,只是我分管交警方面,想要插手也是有点力不从心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