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八十五章:宴饮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转眼间,炎炎暑月已过,嘒嘒蝉声尽褪,紫霞山上叶似流金,已是初秋时节。

  时近九月末,匈奴使者终于到达了邺京城。

  鸿胪寺卿在惠帝吩咐下,将匈奴使者安置在了四方馆。

  宫内,太子一派跟大皇子一派官员,就应派谁去接待匈奴使者,纷争不休。

  太子一派官员,言说太子乃当朝储君,匈奴使者身份特殊,理应由太子接待。

  然大皇子一派官员又言,匈奴来的只是使者,非是匈奴王,按理说,应由大皇子前去接待,更为妥当。

  双方各执一词,皆不肯相让,吵得惠帝头大如牛。

  就在两派人马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却有一个人,一言不发,微微垂着头,好像被大殿里雕刻精美的地砖吸引去了全部视线。

  这个人,正是镇北将军陆铮。

  惠帝见陆铮一言不发,心中一动,忽然有了打算,于是,便朝群臣们摆了摆手。

  百官们见惠帝有了动作,皆明白这多半是心里有了主意,于是皆不再言,垂首等待惠帝示下。

  然后,惠帝就做了个让大皇子一派十分不满的决定。

  “陆爱卿,你常在西北,与匈奴打过多次交道,想来应该对他们十分了解才是,既如此,朕便将接待匈奴使者的差事,交予你,如何啊?”

  这看似询问的口气,却不容人拒绝。

  陆铮也没有多犹豫,当即就出列,恭声应道:“微臣谨遵圣命。”

  惠帝见陆铮应得痛快,甚是满意,笑着对群臣道:“既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众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若没有,便退朝吧。”

  殿上的文武百官,闻听惠帝此言,便都明白,惠帝这是不想听他们再争下去了。

  一个合格的朝臣,必然是要懂得看皇上的脸色,猜测皇上的心思的,故而,百官们纷纷垂首静立,不再多言。小說中文網

  惠帝见状,被吵得大了一圈的头,终于小了下来,然后,朝常公公使了个眼色。

  常公公意会,忙高声叫了退朝。

  群臣叩拜之后,陆续离开了大殿。

  陆铮领了皇命,但是也抢了大皇子的差事,理所当然地,招来了大皇子不善地目光。

  不过,这样的目光见的多了,陆铮早已不在意了,大皇子对着陆铮那张冷脸,也是有气没地方撒,最后,只得恼怒拂袖而去。

  太子本来也算是被抢了差事的,可是却丝毫不见不快。

  虽说大家多少都知道,太子跟陆铮关系匪浅,但是,有了大皇子做对比,群臣们仍然觉得,太子的心胸,宽阔多了。

  一个心胸宽阔的储君,和一个善妒容不下能臣的皇子,相比之下,可谓是高下立现。

  汪德蒲不像大皇子,喜怒皆形于色,他已经隐约察觉到,现如今的形势,对他们非常的不妙。

  但是,自从长子出事以后,大皇子愈发的不听他的规劝,他虽着急,却一时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纵然他有满腹机谋,可大皇子不听,他也是无奈啊。

  不管大皇子一派是何想法,陆铮接了皇命,便带着圣旨去了四方馆。

  等在四方馆内的匈奴使者并未想到,来的会是陆铮。

  乍一见到这位屡屡重创匈奴的铁血将军,匈奴使者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他们本以为,南诏皇帝怎么着,也会派一位皇子来才是,没想到,来的居然是陆铮。

  陆铮却不管匈奴使者是何心情,是何脸色,只一脸冷肃地站在传旨内官身后,让内官宣读圣旨。

  匈奴使者见状,也只能先压下心中的不满,行礼听宣。

  圣旨很长,前面一串皆是对两国和谈建交的溢美之词,直到最后,才说起三日后召匈奴使者入宫觐见。

  圣旨宣读完毕,陆铮跟匈奴使者微微点了个头,便离开了。

  两名匈奴使者:“......”卧槽,老子还没来得及夹枪带棒地问候一下呢,就这么走了?

  陆铮转身走后,其他人朝匈奴使者笑了笑,也鱼贯跟了上去,只留下两名匈奴使者,对着空气干瞪眼。

  四方馆通事笑得一脸友好热情,该怎么招呼,还怎么招呼,但是,对两位使者的牛眼,却仿佛没有看见一样。

  三日后,惠帝于长乐宫设宴,宴请匈奴使者。

  与此同时,有一队人马,应惠帝的吩咐,已经悄悄赶往西北,不日,西北总兵将接到惠帝密令,带领人马,收回被匈奴偷偷占用的寒铁矿藏。

  至于匈奴人知道这件事之后的反应,惠帝认为,现在匈奴使者还尚在邺京,就算匈奴想要挑起战端,也要考虑考虑。

  毕竟,提出和谈的,可是他们。

  若匈奴如此言而无信,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