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风云突变(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看到这几分搪报,四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武昌的失守让四人皆心中震撼,他们几人一直都在经籍地区驻防,平日多与东奴交手,对于闯、献二军倒没有什么印象,只觉得那不过是一群流寇,没什么战斗力。

        至于朱仙镇大败,大概可以归结成左良玉的无能吧。

        却不想,今时今日,贼军居然势大若斯,仔细一想,湖北、河南、山东尽陷于敌手,整个中国被活生生割切成两半。而京畿则孤悬于北,夹在建奴和闯贼势力之中,形势可谓危矣。

        良久,还是唐通这个二百五说话直接,他虽然在松锦败得一塌糊涂,却奇迹般地没受到任何处罚,反做了蓟州总兵,率卫驻守密云,是拱卫京畿地区的最大军事势力。对于周延儒,他说起话来也没有任何顾忌,“周阁老,依你看来,这次老孙出陕西能不能剿灭李闯。河南横在河北山西与湖广之间,如那个啥骨头卡在喉咙里,不拔了,圣上怕是吃不下饭吧。”

        还没等周延儒回答,熟悉陕西秦军的白广恩已经抢先说话了:“我看悬。去年老孙出关打李闯时就吃了大亏,败在他的手里。这才回关中休养不到半年,元气都没恢复,现在出关,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人说,左良玉怕李自成,李自成怕孙传庭,我看通通都是放屁。李自成这次拿下襄樊,势力暴涨,而他老孙新军还没练成。此消彼涨,胜负不言自明。”说到这里,白广恩不禁有些庆幸自己现在陷在京畿地区。若不是他的队伍先被后金入寇大军狠揍了一顿,实力萎缩。现在又出兵勤王,此刻的他只怕已经身在河南,陷于那血海尸山的战场。哪比现在看看芦沟晓月、西山红叶来得惬意。

        说起孙传庭,此刻圣眷正隆。他手头的半调子秦军也是明朝在西北和中原唯一的一支军事力量。

        崇祯皇帝对前途已经有些绝望,他像一个赌红了眼睛地赌徒,还在幻想孙传庭能毕其功与一役。能够依靠一场军事上的胜利解决李自成问题。

        可老孙手头的那点部队上次出河南已经被打残,现在正在陕西屯田、缮器、积粟、招兵买马,如果再给他一年时间。或许还能恢复点战斗力。

        可惜崇祯皇帝等不得了。他令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事。不久前,又进他为兵部尚书,改任督师,总领四川、河南、应天、凤阳、湖广、贵州军务,仍旧兼督三边。不但如此,还赐老孙尚方宝剑。

        如此一来,可以说。黄河以南加上陕西三边的军事力量都归他孙传庭管,风头一时无两。虽然老孙手头只有可怜巴巴的两万新军,加上征发的民负、辅兵,总数也不过十万。靠这点人马想出关同李自成斗,却是一个问题。

        可皇帝却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一面严令孙传庭出兵,一面还做了许多姿态。俗话说,军事是政治地延续,军事行动之前,政治宣传造势必须跟上。皇帝立即下了罪己诏,并免除了河南三年田租。罪己诏皇帝已经下过许多次。大家都审美疲劳了,也不怎么当真。至于免租一事,反正河南现在已不在朝廷手里,就算免一百年也落实不下去,说说而已。

        皇帝还下了赏格,“擒李自成者,赏万金、爵通侯;擒张献忠者,官极品,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新军未成。政治上又未切中要害。仓促而行,尚未出兵,已露败相。

        白广恩在四人中算是战略眼光最好的一个,他总结道;“目前的形势是一动不如一静,朝廷却不该催孙大人出兵。怎么说也该让秦兵练成才谈得上其他呀!秦军已是朝廷京畿以外唯一地一支军队,就这么消耗了实在可惜。”

        问题是。现在的北京还在戒严。皇帝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先解北京之围再说。这个时候还在为李自成超心,未免有些思维混乱。看不清楚形势了。

        听白广恩这么一分析,众人都点头说是这个道理。

        唐通这个二百五已经开始叫嚷起来,他大声对周延儒说道:“阁老,你是首辅,这个道理只怕要您同圣上说去。”

        周延儒本是个草包,听白广恩这么一说,心中有些发凉,“你们的意思是,孙大人这次出关必败?”

        众军都点点头。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来报说侯公子找到了。

        周延儒忙说了一声请。心中却有些埋怨,侯方域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幕僚,可在通州这么长日子却无一策献上,反整日喊着让自己出兵天津。到后来,他也懒得见他。不过,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却不好责备。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