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章 狠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坦之,我觉得这么大笔的贷款发放出去,而且是提前不小,我们是不是在扬州成立一个河南会馆。一是给陈留商人一个落脚之处;二,可就地监视商人们的动向。”老实说,荀宗文对陈留商人们的个人品质没有任何信心。屋子里只剩余高原和荀宗文二人,因为没有外人,荀先生很自然地称呼高原的表字。

        “监视商人没有任何用处,这次我们虽然发放出这么多贷款,可陈留日后需要的物资很多。这不过才开始,商人虽然无义,但对利益二字却看得极重,断断不会为目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暴富的机会。先生过虑了。”高原有些不以为然。实际上,目前所动用的现金不过是他库存金银的十分之一。未来几年,陈留军的采购还将继续。现在的北方气候恶劣,天灾频繁,地里是指望不上了。这一点,商人们比他还看得透彻,只要紧跟高原的步伐,想不发财都难。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了商人的眼光。

        “但是……”高原沉吟片刻,道:“在扬州弄一个商会做办事处也好,江南是朝廷赋税的来源,漕运关系着朝廷气运,没准以后我军还要向江南发展呢,早做准备也好。而且,扬州是整个漕运的枢纽……”

        “你的意思是派出细作?”

        “对。”高原点点头。

        “这样好。”荀宗文点点头。说句实在话。陈留军逐渐壮大,以往不受重视地情报部门越发地显得重要起来。他一直有心加强在情报上的投入。陈留军周围有张献忠、有周王、有李自成,任何一家对现在的高原来说都是庞然大物。加上河南地势平坦,若敌人有心进攻,三天之内就能打到陈留城下。四战之地,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几乎关系到高原这个小团体的生死。

        现在何不借在扬州成立河南会馆的机会,把这个情报机构搭建起来呢?不过,这个河南会馆非常重要,派过去的人必须可靠,而且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一定的能力。他不认为高原手底下的几个大将有使能够胜任。

        如果在矮子当中选人才。荀宗文觉得黄镇和莫清比较合适。黄镇以前本就是浪荡子,是个人精;而莫清被少林寺和尚培养多年,能写会算,头脑精明。

        至于应保和王滔二人,一个是锯嘴葫芦,一个是葫芦锯嘴,半天也放不出一个屁来。至于黄大牛,虽然已是军中高级军官,可有地时候还同大孩子一样,让他去领导情报机构。有些不靠铺。

        听荀宗文提出候选人,高原摇摇头,说黄镇是作为军事将领来培养的。而莫清则要负责陈留的治安,也不能离开。

        二人商量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高原不禁有些感叹,自己夹袋里的人才还真是少呀!就这几个人也只能维持目前这个局面,若想要继续壮大和发展,人力资源的匮乏绝对是制约他发展的一个死结。

        以前他也曾经贴出告示招募人才,可顶着个流寇头子的头衔,读书人根本就不买帐。布告贴出去一个多月居然没一个人前来应聘,让高原大失面子,也就绝了招贤的心思。

        看来,就目前而言,高原集团还将继续文盲和没教养下去。

        招商工作已经快要高一段落,陈留一共发下去总价值六十万两白银的贷款,如果所有现金都变成物资,秋收前陈留地吃穿用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这笔单子分别落到一百多家大商号头上,毕竟是僧多粥少。还有几百家商号没有弄到定单。可商人就是商人,商人们自然有他们的解决之道。有些手握进货渠道却没有人质和保人地商人采取分包、合股的方式。同已经拿到定单的商人合作。

        这大概是高原所没有预料到的。

        这边的工作一结束。整个盐铁转运衙门也清闲下来,商人们也纷纷出发去扬州。等他们回陈留还得半个月时间。得此空闲,盐铁转运衙门的三个人都抓紧时间休息,前几日繁忙的事务几乎将他们累坏了。这还是开始,等大量物资运回陈留,需要清点、验收,工作量更大。

        王有才作为高原军地后勤总管,责权很重要,但他却不怎么常来见高原。他知道高原不怎么待见他,也尽量少来触高原的霉头。

        不过,着一日,王有才却带着一个人过来见高原,说是要为高原推荐人才。这倒让高原有些惊讶了。

        实际上,王有才带来的这个叫洪强的家伙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这一点从他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明朝人取名字很讲究,有身份有家世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