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陆平之所以对李寿如此在意是因为根据反馈回来的情报陆平得知李寿做出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当初右路大军以三条路线分别虚张声势的向黑水河方向出击李寿率五千禁卫军、二百亲卫兵发榆林谷行至中途便应刻接到了左路大军已然发动奇袭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李寿有两个选择。
一个选择是跟那些门阀族兵一样在草原上分散出击劫掠黑水河周围匈奴小部落的财富不过这种选择有一定的风险性那就是千万不要让那柳城赶上来的匈奴铁骑堵上而且在一击得手后必须迅快撤回。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直接撤回无终城大营这样做风险最小也最为稳妥当然这也是最懦弱的作法毫无战功和胜利品可言。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寿做出的却是另外一种疯狂选择。
李寿率领的五千禁卫军算得上是大齐帝国最精税的部队之一在接到左路大军出击的消息后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卧牛岗并在那里设下埋伏堵住了一万多名不愿在草原上四散出击而选择最稳妥方式退回无终城大营的门阀族兵。
李寿宣布他奉有朝庭密旨征调族兵进行秘密军事行动如敢违令不遵者杀无赦当下还以雷霆之威把部分不服的族兵领军者干净利落的斩杀。
由于李寿在最初的无终城大营聚兵时就给众族兵地心中留下了稍有违逆必被无情杀戮的恶魔形象(虽然后来受到了陆恒的打压但算起来二号恶魔的高位仍然可以稳居)再加上那近万名族兵是分散而回的面对李寿的埋伏和优势兵力大多数族兵最终无奈地选择了屈从。
当时有很多族兵心中都想现在让你闹得欢等遇见恒少爷了再跟你拉清单!
但让这些族兵想不到的就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如噩梦李寿就象是放羊地牧人一般用最凶厉的方法驱赶着他们向西北疾扑而去全然不顾惜马力和人力一路上是永远都不能停歇焉的急行军。
如有掉队者。斩!
如有逃离者杀!
路上出现了大批累死的族兵和战马冲关过隘根本就是用人命来填全不在乎死亡也不在乎胜利成果仿佛狂飙的飓风一般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太尉陆平所得到的消息便是到此为止。这不审一名身患重伤的族兵依靠装死的本事更在机缘巧合下碰上了一队在草原上四散出击后正打算回撤的族兵队伍才奇迹般保住性命才把这个珍贵的消息带了回来。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做为一名职业军人太尉陆平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整个匈奴的地形图接着近乎直觉般他的意识停留在饮马潭背后的匈奴重镇——肃慎峡口上。
就是这里了李寿的目标定然是肃慎峡口了。
这时候在太尉陆平的心中对李寿既恼怒无比又有几分欣赏起来同时还有着深深不解。
之所以恼怒无比是因为李寿这样做那一万族兵便几乎没有生还地可能了这太大胆也过人了难道李寿就没有想到后果?
而欣赏则完全出自军事角度因为这个军事行动计划确实很大胆而且跳出了常规思忖的范畴超出所有人的意料如果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是绝对不敢实施的更何况在行军的路途中要突破燕代、马城等匈奴驻兵之地只要稍有耽搁便会陷入匈奴铁骑的重围之中那时可就是必死无疑了。
当然如果真能在出其不意之下把肃慎峡谷给攻破下来匈奴三大部落驻守地饮马潭因为所有的兵力都在抗击正面左路大军的攻击当李寿率领一支兵马以奇兵之姿忽然从背后出现匈奴三大部落的崩溃灭亡可在意料之中。
不过就算如此失去的和得到的几乎相当就是胜利也是一场惨胜。
李寿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李寿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如果说这个军事行动计划是李寿在没有出兵时就跟景宗皇帝商议设定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门阀豪族的实力那么也太过明显了而且李寿这样针对性极强的做法早晚会被所有人知道那时门阀豪族闹然起来便是景宗皇帝也保不住他的性命。
李寿是一个步牺牲自己性命而保全皇统的人么?太尉陆平认为李寿不是。
那就只有另外一种可能了李寿想谋夺军权形成割据自立之势成为皇统、门阀豪族两大势力之外的一股新势力。
这种可能是最大胆、最荒诞同时又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推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