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偃城转眼变成一座大兵营。
城中为数不多的百姓已经在岳家军的劝说下全部离城南迁。选锋军3ooo精骑是岳家军中除背嵬军外最精锐的部队立即负担起了保卫帅营之职。不过岳飞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从当晚起三百骑分为六队不断往临颖方向哨探看兀术有没有什么动静。
但相较于此前不到两千杂牌军对上兀术的15ooo精锐眼下的岳家军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岳飞虽然仍是小心翼翼却已经可以睡得安稳了。
杨峻却不能像岳飞般指挥若定更加睡不安稳。
“小商河!小商河!”
若是小说里跟事实出入不大过两天就是自己的忌日!
“不行!得想出个办法来!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杨峻在中军统制帐内咬牙切齿。
城外选锋军已经安营扎寨兀术一时间还没有动作入夜后天气转凉月华微张炽热渐散偃城里外诸军都获得了大战前难得的一夕安寝。除了城墙上的宿卫连马也不肯多嘶一声安静得可以听到墙角的虫鸣。
如此良辰美景只有咱们的杨大科长睡不下去。
怎么办!
逃是最不体面的活命方式——再说岳家军军法无情若是出了个逃命统制岳某人恐怕就不会顾忌兄弟之情了!
再说了不仅富贵险中求眼下的生路也须险中求不经过这场硬仗不要说自己的生路就是这岳家军的生路也是危若累卵逃得了一时也逃不过一世!
按自己记得的记载正是史上的杨再兴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兀术大军直扑偃城二度攻杀至岳家军帅营为张宪率大军逼退兀术主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正是小商河一战让兀术深知再也不能打岳习本人的主意老老实实力投入到颖昌之战中为后续的岳家军大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史上的杨某人确实当得起“重如泰山”四个字虽然所部三百人无一生还却是死得物有所值并非随便当得的一个炮灰。
不过到了杨峻这里要不要为这大宋朝的安稳而丧生就需要太高的政治觉悟了。
“靠!老子就算保住南宋六十年江山最后子孙辈也抗不过忽必烈的铁骑!最多为杨家族谱添一个冤死鬼当真有多值么?”杨同志一旦脱离了组织的教育与领导思想觉悟立码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不要说“大公无私”眼下连“先公后私”都很困难了。
“老子死得再英雄也不过为岳武穆同志多赚几滴眼泪何苦来哉!”杨某人在临时搭就的木板上辗转反侧为这个不太远大的前景很是愤愤不平。
不过考虑到“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无从选择最后杨峻还是把主要的脑筋用到怎么“公私兼顾”上来:“怎么才能既上战场又不致于在小商河挂掉!”
这已经是杨同志与岳偶象的最大公约数了。
“不行!冷静!冷静!一定能够想出办法!”
杨峻坐了起来在月色下开始筹划即将生的这一战。
史上的杨再兴之死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卒遇敌”根据就不知道会在小商河与兀术的大军对上完全没有准备。
二是所部兵力太少不过三百背嵬军完全无法与大队金力相抗——开玩笑3oo人对上1o万人是什么概念?
三是死因“纯属意外”!居然不是因为受伤过重而是马踏河泥陷足其中而死!
杨峻已经看过属于自己的鱼鳞护甲全副披挂大约总得三十来斤从头到脚无不照顾到了不要说箭矢就是近距离的大刀砍上去不会造成太大的损伤何况在长枪快马的冲击中有多少机会让敌人的大刀砍上身来?
这样的防御在冷兵器时代已经相当于一辆坦克车了。
怪不得史上的杨再兴可以率三百骑拼掉金兵2ooo多人还是因为马陷河泥才挂掉!
这么说来只要能够三个“必死之道”里去掉一些因素不是就可以逃出生天了么?
以杨某人本该有的单兵作战能力岳云不在的情况下要说谁能当先锋之职恐怕除了岳老大也就是新晋“大宋神枪”了这一点倒是连杨峻也不敢妄自菲薄。
可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吓与兀术大军相遇那是在杨峻没有穿越的时候才会生眼下这种情况就大不同了:杨同志可是对“小商河”一战熟悉得很哪里会毫无防备?在一个无心一个有备的前提下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料敌先机”的工作呢?
杨峻的嘴角开始微微向上翘起。
第二条要难一点:怎样说服岳老大给自己的前锋多派遣一点兵力?
没有足够的人手3oo来人再怎么准备恐怕也不足以阻滞兀术大军直到张宪的主力投入战场!
不过凭自己与老大的交情再举两条军情作佐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